联邦大选华裔势成大赢家

歷史上最長的投票選舉將在下週一投票,由於選情激烈,三黨的政治廝殺持續,民調上下翻轉,令人眼花撩亂,不到投票日開出票來,鹿死誰手殊難預料。但是,不管哪個政黨勝選,華人社區已經是贏家。
 
為何這樣說?主要有兩個因素造成。第一,華裔參與聯邦政壇選舉的人數創造新高;十多年前,聯邦保守黨政府被移民認為是不友善的政黨,參與者寥寥無幾,但這次聯邦大選,聯邦保守黨的華裔候選人高居各政黨之首,達到八人以上,而且參與的選區非但不是“砲灰”選區,其中不少還是超級選區,候選人中有高知名度的黃陳小萍部長、梁中興國務秘書等人,還有趙錦榮等新秀,總理哈珀和國防部長康尼更是不斷在華人社區出現,強調執政黨的價值觀跟華人社區吻合,可以預見,華人選票在這次大選中仍然會大量流向保守黨。
 
聯邦自由黨當然也全力以赴,要奪回以往華人的選票,但特魯多在提出大麻合法化政策的時候,已經把包括華裔印度裔在內的少數族裔主流立場置於第二位,這給他努力想要得到的結果帶來一定的困難。新民主黨傳統上獲得的華人選票比較少,但這次有關慧貞和鄒至蕙兩名戰將在東西部參選,也導致華人社區的關注度和選票大增。換句話說,華人社區的參政者和投票者已經不是單一政黨的“地盤和鐵票”,而是延伸到各個政黨勢力。
elections-canada-ballot-box.jpg

 
第二,華人參政者的代表成分廣泛,既有新移民,也有老移民以及第二代、第三代的移民,他們或者來自中港台三地以及其他海外地區,或者是本土出生的華人,這些參政代表涵蓋聯邦保守黨、聯邦新民主黨、聯邦自由黨等主流政黨,也有代表綠黨和其他少政黨的人選。這種參與政黨的廣泛性顯示,華人社區的政治構成也在逐漸“主流化”和“多元化”,不再是一個可以被隨意操縱的族群。
 
說穿了,華人社區作為少數族群,沒有與加拿大任何一個政黨為敵的本錢,而民主化的社會又是政黨輪替成為常態的社會,要改變這個國家或政黨的政策,就必須參與這個政黨,從內部改變它。華人經過百年的歷史磨練,已經尋找到透過民主參與和政黨參與的程式來伸張自己的主張,維護社區的權益。
Canada_2011_Federal_Election_seats.png

 
第三,華人常常被詬病的就是政治參與社會參與程度低,習慣於“各人自掃門前雪”,而這種政治冷淡的最大表現就是“投票率低”。這次聯邦大選時間長,華人社區有足夠時間了解不同政黨和不同政綱,還有政黨黨領與候選人的特質,再加上華人參選者眾,政黨競爭激烈,進一步拉高華裔社群的投票率。
 
有猜測指出,這次華社的投票率將創下歷史新高,但是在這次選舉中,華人尤其是新移民也暴露出一些弱點:聽信謠言和人身攻擊的“跟風投票”仍然很多,對政黨政策不了解的盲目投票也不少。因此,在往後的日子裡,華人在參政上要從兩方面努力:一是提升參選者的素質;二是培養選民成為自主性投票的中間選民,這樣,華人選票真的可以扮演關鍵少數的作用。
 來自: http://info.51.ca/news/canada/ ... shtml
已邀请: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赞同来自:

可惜我们还不能投票,要不我肯定投保守党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