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关注的是加拿大每年有1/3的留学生来自中国,却不问一句为何这么多中国留学生会抑郁
加拿大媒体:每年有1/3的外国留学生来自中国
据加拿大《明报》报道,近日,加拿大移民部统计显示,中国留学生的数量在加拿大所有外国学生中排在第1位。每年有1/3的外国留学生来自中国,每年新增中国留学生数量达到3万人。中国短期交换学生的人数也在迅速增加,2016年有18138名交换生或短期暑期学生的申请,较前一年增加29%。
统计显示,北京签证办事处已经成为加拿大在全球处理签证数量最多的签证点。加拿大的所有短期签证申请中,有1/4是由中国公民所提出。目前,中国是加拿大过夜旅游游客的第3大来源国家。
报告指出,中国人的旅游习惯,也逐渐从大型旅游团,转变成行程更为自由的独立旅游方式。然而报告指出,个人旅游签证申请的核准率较低,只有72%左右。学生签证是北京办事处主要处理的申请项目。根据统计,中国留学生每年为加拿大经济带来数十亿加元的贡献。
受到留学生增加的影响,北京办事处也处理了许多赴加拿大探望孩子的家长的签证申请。2016年北京总共收到了24681个家长探亲签证申请,约占北京处理签证数目的8%。在工作签证方面,2016年北京办事处总共收到3331个工作签证申请,其中有1529个是从网上申请。
人很多吧?媒体报道的也是抓着人多不放。留学生人数的增长,带来了利润,带来了机遇,带来了人才,但是没有人提到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在留学之后变得容易抑郁。
为什么呢?
近年来,随着海外留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留学生自杀的事件时有发生。就在几天前,一名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念大四的中国留学生小田,选择在公寓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据耶鲁大学(YALE)研究人员2013年发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45%在耶鲁学习的中国留学生报告自己有抑郁症状,29%表示自己有焦虑症状,而另一些包括澳洲和英国学校在内的高校调查也收到了类似的反馈。
哈佛留学博士撰文:为何这么多中国留学生会抑郁?
近日,一名在美国哈佛大学进行第八年博士学业的中国留学生海伦·高(音译),在《纽约时报》上撰文称,不少中国留学生在生活中都面临着强大的压力。她在文中分析了这些给大家带来焦虑和抑郁的压力来源,主要归结为四个方面:学业压力、对父母的惭愧、害怕导师对自己的不信任和得不到合适的心理疏导。
赴美学习第八年,哈佛博士心态崩溃
2015年秋天,海伦?高开始了在研究生院最后一年的学习,而这一年是她赴美工作学习的第八年。
正是在这一年,她发现自己的心态开始崩溃了。
早晨醒来时,她能够清楚地听到自己心脏“噗噗”跳动的声音;研讨班讨论时,她支支吾吾地表述一些不连贯的观点,而同学们的声音犹如刺耳的噪音,将她的声音完全淹没殆尽......
在前几年,事情并不是这样的。
海伦·高第一次见到哈佛校园中那些枫叶红的乔治亚风格建筑,是从父亲20多年前旅游时带回的明信片上。在其中一张哈佛风光的照片背面,父亲用蓝色墨水笔写了一行字:“希望有一天,你会亲眼看到它的美丽。”
20几年后, 海伦?高实现了父亲的愿望,并且一度很享受在哈佛校园中的时光,但是到了她读博最后一年,事情发生了变化。
“那段时间,我没有心情关注周围的任何事物。埋着头从一栋教学楼走到另一栋教学楼,眼睛盯着地,心里数着地砖的块数,强迫自己不去胡思乱想。” 海伦·高写到。
焦虑症的发作令她意外。毕竟,这已经是她离开北京,赴美求学工作的第八年。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在学校感觉到孤立,用一门陌生语言阅读的沉重负担,和在北京的亲朋长久分离产生的隔膜,都开始一股脑的压在她身上。
为了搞清楚自己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海伦·高开始试图反思。她观察那段时间其他中国留学生身上发生的事情,但是,一切看起来似乎都只是小小的不顺而已:缺课,抱怨失眠,突然几个月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在社交媒体上发各种矫情长文……
可事实,真的这么微不足道吗?
留学生抑郁与焦虑,来源分析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2016年,共有54.45万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学习,而这其中一大半的学生在美国。这些学生无不是经过了痛苦的雅思、托福等一系列考试,在课后刷了无数英语习题,才来到了梦想中的学府。
然而,在这越发庞大的留学生人群背后,是不容乐观的留学生心理问题。
耶鲁大学(YALE)研究人员2013年发布的一项调查数据发现,45%在耶鲁学习的中国留学生报告自己有抑郁症状,29%表示自己有焦虑症状,而美国大学生整体的抑郁症和焦虑症比例只有13%。另一些包括澳洲和英国学校在内的高校调查也收到了类似的反馈。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些学生的抑郁与焦虑?
A、学业压力
作为学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尽管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等挑战令人头痛,但是,其中最严酷的问题,莫过于学业压力。
虽然出国前做了巨大的努力也做了准分的准备,但多数中国留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美国高校教育模式的要求。因为在之前十多年的学习经历中,他们更适应以结果为导向的学习方式,而这无疑和美国强调分析过程及批判性思维的学习方式相冲突。
因此,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学生们越努力,越有可能会加深他们在国外的挫败感。他们一堆堆精心整理的笔记并不能促成一篇论文提纲。历史考试问的问题往往是关于假设情景的看法,而非他们努力记住的历史事件。这一切无疑令人灰心。
B、无法获取导师信任
而另一个常常被人忽略的问题在于,中国留学生很难和学术导师建立富有成效的关系,而这无疑加深了他们的挫败感。
在此前美国西南部一所大学针对19名中国研究生的调查中,他们都表示他们的压力来自很难取得导师的信任。甚至有人担心,语言上的障碍可能会让导师怀疑他们的智力水平。
而另一些人坦言,晚上有时候一宿一宿睡不着觉,翻来覆去的想自己白天和导师聊天时候词不达意的地方,比如不愉快的谈话,或者给导师的邮件中是不是有措辞不当的地方......
这些问题似乎非常的普遍,事实上,很多美国学生也会遭遇类似的窘境。但是对中国学生来说,这些问题显得尤其困扰。
因为他们从小接受的观念是前途与学业成绩的好坏有莫大关系。然而在出国留学之后,这样光明的幻想往往反过来给他们带来强烈的不安感。
C、高额学费后的经济压力
同时,对于很多中国留学生来说,他们的压力还来源于对于失败的恐惧——失败的代价是不能想象的。绝大部分中国学生是支付全额学费来美读书,每年的开销高达五六万美元,而这大约是目前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十倍。
因此,在中国留学生中,很多来自工薪阶层的孩子都是父母倾尽毕生积蓄,或者卖掉房子才送出国的。尽管在父母方面,为了孩子的未来,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但是孩子的压力并不会因为慷慨而减少——
那些来自深圳、长沙、北京等各个城市的孩子们,他们在努力跟上学校进度的同时,难免还在为经济上的压力而辗转反侧。
此前芝加哥一名中国留学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表达了一种留学生的普遍焦虑:她的成绩是否配得上工薪阶层的父母为自己付出的大笔学费,而这种焦虑甚至远超出高考的焦虑。
而最近一次的毕业生工资调查,似乎更加重了他们在这一层面上的焦虑: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和智联招聘在2017年9月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超8成海归月薪低于1500美元——而这个数字,仅略高于国内高校毕业生。
D、无法向心理咨询师求助
共同的困惑和焦虑,让留学生们自发地结成同盟互相求助。但是,即便是对于那些最开放的学生来说,接受精神治疗仍然是一个遥远的概念。
尽管,在此前多次发生的中国留学生自杀或猝死事件后,学校在发布给全校学生的信件中总会在最后提到心理咨询的热线及咨询方式等等,然而对于留学生来说,似乎仍显得杯水车薪——
耶鲁大学此前的调查中发现,尽管中国留学生中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惊人,但是只有27%的人知道学校中有心理健康咨询的服务,而真正咨询过的同学,只有4%。
而在这些进行过心理咨询的同学们看来,它的存在似乎也是颇为鸡肋:除了等待周期的漫长和咨询时间的有限,更大的窘境是——语言障碍正是很多中国学生压力的根源,所以他们很难用英语去表述自己的困惑和情绪。
而那些端坐在心理咨询室的咨询师们,可能和中国唯一的联系就是吃过熊猫快餐(一家经营美国化中式快餐的连锁餐厅)的外卖,所以让他们理解中国留学生对于家里美味饭菜的怀念,似乎并不现实。
目前,一些学校咨询顾问领导的支持小组和外展项目,正在得到亚裔学生的支持,而海伦高也表示,希望这些项目能够扩展到中国留学生中,让大学雇佣那些适应良好的中国留学生担任社区顾问,为那些适应不好的同学提供帮助。
“中国学生在大多数美国校园中都是规模最大的国际学生群体......大学管理者应该更加努力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至少像这些学生努力被大学录取那样的努力。”
据加拿大《明报》报道,近日,加拿大移民部统计显示,中国留学生的数量在加拿大所有外国学生中排在第1位。每年有1/3的外国留学生来自中国,每年新增中国留学生数量达到3万人。中国短期交换学生的人数也在迅速增加,2016年有18138名交换生或短期暑期学生的申请,较前一年增加29%。
统计显示,北京签证办事处已经成为加拿大在全球处理签证数量最多的签证点。加拿大的所有短期签证申请中,有1/4是由中国公民所提出。目前,中国是加拿大过夜旅游游客的第3大来源国家。
报告指出,中国人的旅游习惯,也逐渐从大型旅游团,转变成行程更为自由的独立旅游方式。然而报告指出,个人旅游签证申请的核准率较低,只有72%左右。学生签证是北京办事处主要处理的申请项目。根据统计,中国留学生每年为加拿大经济带来数十亿加元的贡献。
受到留学生增加的影响,北京办事处也处理了许多赴加拿大探望孩子的家长的签证申请。2016年北京总共收到了24681个家长探亲签证申请,约占北京处理签证数目的8%。在工作签证方面,2016年北京办事处总共收到3331个工作签证申请,其中有1529个是从网上申请。
人很多吧?媒体报道的也是抓着人多不放。留学生人数的增长,带来了利润,带来了机遇,带来了人才,但是没有人提到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在留学之后变得容易抑郁。
为什么呢?
近年来,随着海外留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留学生自杀的事件时有发生。就在几天前,一名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念大四的中国留学生小田,选择在公寓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据耶鲁大学(YALE)研究人员2013年发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45%在耶鲁学习的中国留学生报告自己有抑郁症状,29%表示自己有焦虑症状,而另一些包括澳洲和英国学校在内的高校调查也收到了类似的反馈。
哈佛留学博士撰文:为何这么多中国留学生会抑郁?
近日,一名在美国哈佛大学进行第八年博士学业的中国留学生海伦·高(音译),在《纽约时报》上撰文称,不少中国留学生在生活中都面临着强大的压力。她在文中分析了这些给大家带来焦虑和抑郁的压力来源,主要归结为四个方面:学业压力、对父母的惭愧、害怕导师对自己的不信任和得不到合适的心理疏导。
赴美学习第八年,哈佛博士心态崩溃
2015年秋天,海伦?高开始了在研究生院最后一年的学习,而这一年是她赴美工作学习的第八年。
正是在这一年,她发现自己的心态开始崩溃了。
早晨醒来时,她能够清楚地听到自己心脏“噗噗”跳动的声音;研讨班讨论时,她支支吾吾地表述一些不连贯的观点,而同学们的声音犹如刺耳的噪音,将她的声音完全淹没殆尽......
在前几年,事情并不是这样的。
海伦·高第一次见到哈佛校园中那些枫叶红的乔治亚风格建筑,是从父亲20多年前旅游时带回的明信片上。在其中一张哈佛风光的照片背面,父亲用蓝色墨水笔写了一行字:“希望有一天,你会亲眼看到它的美丽。”
20几年后, 海伦?高实现了父亲的愿望,并且一度很享受在哈佛校园中的时光,但是到了她读博最后一年,事情发生了变化。
“那段时间,我没有心情关注周围的任何事物。埋着头从一栋教学楼走到另一栋教学楼,眼睛盯着地,心里数着地砖的块数,强迫自己不去胡思乱想。” 海伦·高写到。
焦虑症的发作令她意外。毕竟,这已经是她离开北京,赴美求学工作的第八年。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在学校感觉到孤立,用一门陌生语言阅读的沉重负担,和在北京的亲朋长久分离产生的隔膜,都开始一股脑的压在她身上。
为了搞清楚自己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海伦·高开始试图反思。她观察那段时间其他中国留学生身上发生的事情,但是,一切看起来似乎都只是小小的不顺而已:缺课,抱怨失眠,突然几个月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在社交媒体上发各种矫情长文……
可事实,真的这么微不足道吗?
留学生抑郁与焦虑,来源分析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2016年,共有54.45万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学习,而这其中一大半的学生在美国。这些学生无不是经过了痛苦的雅思、托福等一系列考试,在课后刷了无数英语习题,才来到了梦想中的学府。
然而,在这越发庞大的留学生人群背后,是不容乐观的留学生心理问题。
耶鲁大学(YALE)研究人员2013年发布的一项调查数据发现,45%在耶鲁学习的中国留学生报告自己有抑郁症状,29%表示自己有焦虑症状,而美国大学生整体的抑郁症和焦虑症比例只有13%。另一些包括澳洲和英国学校在内的高校调查也收到了类似的反馈。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些学生的抑郁与焦虑?
A、学业压力
作为学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尽管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等挑战令人头痛,但是,其中最严酷的问题,莫过于学业压力。
虽然出国前做了巨大的努力也做了准分的准备,但多数中国留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美国高校教育模式的要求。因为在之前十多年的学习经历中,他们更适应以结果为导向的学习方式,而这无疑和美国强调分析过程及批判性思维的学习方式相冲突。
因此,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学生们越努力,越有可能会加深他们在国外的挫败感。他们一堆堆精心整理的笔记并不能促成一篇论文提纲。历史考试问的问题往往是关于假设情景的看法,而非他们努力记住的历史事件。这一切无疑令人灰心。
B、无法获取导师信任
而另一个常常被人忽略的问题在于,中国留学生很难和学术导师建立富有成效的关系,而这无疑加深了他们的挫败感。
在此前美国西南部一所大学针对19名中国研究生的调查中,他们都表示他们的压力来自很难取得导师的信任。甚至有人担心,语言上的障碍可能会让导师怀疑他们的智力水平。
而另一些人坦言,晚上有时候一宿一宿睡不着觉,翻来覆去的想自己白天和导师聊天时候词不达意的地方,比如不愉快的谈话,或者给导师的邮件中是不是有措辞不当的地方......
这些问题似乎非常的普遍,事实上,很多美国学生也会遭遇类似的窘境。但是对中国学生来说,这些问题显得尤其困扰。
因为他们从小接受的观念是前途与学业成绩的好坏有莫大关系。然而在出国留学之后,这样光明的幻想往往反过来给他们带来强烈的不安感。
C、高额学费后的经济压力
同时,对于很多中国留学生来说,他们的压力还来源于对于失败的恐惧——失败的代价是不能想象的。绝大部分中国学生是支付全额学费来美读书,每年的开销高达五六万美元,而这大约是目前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十倍。
因此,在中国留学生中,很多来自工薪阶层的孩子都是父母倾尽毕生积蓄,或者卖掉房子才送出国的。尽管在父母方面,为了孩子的未来,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但是孩子的压力并不会因为慷慨而减少——
那些来自深圳、长沙、北京等各个城市的孩子们,他们在努力跟上学校进度的同时,难免还在为经济上的压力而辗转反侧。
此前芝加哥一名中国留学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表达了一种留学生的普遍焦虑:她的成绩是否配得上工薪阶层的父母为自己付出的大笔学费,而这种焦虑甚至远超出高考的焦虑。
而最近一次的毕业生工资调查,似乎更加重了他们在这一层面上的焦虑: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和智联招聘在2017年9月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超8成海归月薪低于1500美元——而这个数字,仅略高于国内高校毕业生。
D、无法向心理咨询师求助
共同的困惑和焦虑,让留学生们自发地结成同盟互相求助。但是,即便是对于那些最开放的学生来说,接受精神治疗仍然是一个遥远的概念。
尽管,在此前多次发生的中国留学生自杀或猝死事件后,学校在发布给全校学生的信件中总会在最后提到心理咨询的热线及咨询方式等等,然而对于留学生来说,似乎仍显得杯水车薪——
耶鲁大学此前的调查中发现,尽管中国留学生中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惊人,但是只有27%的人知道学校中有心理健康咨询的服务,而真正咨询过的同学,只有4%。
而在这些进行过心理咨询的同学们看来,它的存在似乎也是颇为鸡肋:除了等待周期的漫长和咨询时间的有限,更大的窘境是——语言障碍正是很多中国学生压力的根源,所以他们很难用英语去表述自己的困惑和情绪。
而那些端坐在心理咨询室的咨询师们,可能和中国唯一的联系就是吃过熊猫快餐(一家经营美国化中式快餐的连锁餐厅)的外卖,所以让他们理解中国留学生对于家里美味饭菜的怀念,似乎并不现实。
目前,一些学校咨询顾问领导的支持小组和外展项目,正在得到亚裔学生的支持,而海伦高也表示,希望这些项目能够扩展到中国留学生中,让大学雇佣那些适应良好的中国留学生担任社区顾问,为那些适应不好的同学提供帮助。
“中国学生在大多数美国校园中都是规模最大的国际学生群体......大学管理者应该更加努力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至少像这些学生努力被大学录取那样的努力。”
本文为综合整理,有编辑。
内容综合自:环球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1 个回复
曲曲哥 - 路漫漫心匆匆
赞同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