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是 90 后,凭什么你不脱发?
来源:whatyouneed
我点开了其中的几篇,一切都说得很好,只是,可能忽略了最最重要的一点:
我们 90 后,有一个无比强大的“自我安慰”脑回路,能自动屏蔽道理的那一种。
而这下面这些脑回路,是我们不为所动的真正原因。
如果熬夜可以算入 KPI,那这类人真的可以戴上小红花,光荣成为新世纪劳模了。
对这类人来说,见过凌晨四点的太阳,根本不算什么。真正的勇士,是在凌晨五点半才会放下电量 1% 的手机,心满意足地对自己说晚安。
◎脑回路
◎举个例子
编辑 KC 很晚睡觉,无论工作群多晚发工作微信,他总是能秒回的。
最近的凌晨,当他的室友们还在噼里啪啦地敲着键盘时,他已经在床上翻过身,打开了新上线的手游版“吃鸡”游戏。
打了五局,都倒在了第二名。
手机透过床帘发着幽暗的光,眼睛有些发涩,突然想起以前在微博上转疯了的“晚上玩手机导致视神经衰弱”的新闻。
“应该不会轮到我吧。”他暗暗地想,可是退出游戏的那一刻,还是吓了一跳,已经凌晨五点半了。
第二天中午十点半,他还是打扮成 18 岁穿着 Nike Air More Uptempo Supreme 精致男孩的模样,出现在公司的落地玻璃面前。
◎症候
珍惜时间小标兵是最努力,最勤奋的人,但工作和学习无法弥补他们内心的空虚。
无处释放而积攒压力,让他们常常拒绝“早点回家休息”这个最健康的选项。
对小标兵来说,“抓紧时间”和“补偿自己”是比睡觉更重要的事。他们的人生信条是:“年轻人,就是要享受当下嘛。”
◎脑回路
◎举个例子
编辑 Blake 改完了一天的稿子,忍不住伸了伸懒腰,他已经连续加班整个星期了。
“看银翼杀手了吗?” 微信震动了一下,是特区小胖的信息。Blake 犹豫了一会,想到最近都没有好好放松,忍着困意,他买好了票,并且号召其他编辑加入。
于是,编辑部一众人士,一起踏进了 23:55 分开场的《银翼杀手》。结束之后,他们站在门口,侧目注意到了旁边正在散发着变胖气息的宵夜摊。
“周末不浪到尽兴,真是太对不起工作日拼了命熬过的夜了。”
于是,他们又走了进去,点了一些朴素的菜,包括潮汕海鲜砂锅粥、干湿炒牛河双拼、炭烤锡纸羊腿、金银蛋上汤娃娃菜......
凌晨四点半,终于回到了家, Blake 脑子昏沉, “这个累到极致的周末,多么充实啊。”
◎症候
这类人群的显著特征是,阶段性觉得自己身体机能不行了。但凡身体不舒服,势必要点开百度与公众号给自己诊疗,《抑郁症的十个表现》、《早期胃癌的症状你需要看看》、《年轻人脱发显露的身体危机》……
一个事实是,这类人大都不会去医院检查身体。网上一圈看下来,自己八成是个集疑难杂症于大成者了,于是不由地在朋友圈里流下了两行清泪:“朋友们,我怕是要完了。”
可一顿好吃的重庆火锅,没准就能让他们会恢复正常。
◎脑回路
◎举个例子
“我觉得自己可能得了重病了。” 这是编辑田心第 158 次对 Blake 说这句话了。
尽管我们照例叹了口气并问他“这次又是什么病”,他还是对这件事情相当严肃。
百度上说,自己的症状明显就是早期**肿瘤的表现。他觉得人生仿佛失去了希望(尽管他已经失望了 157 次):
“之前去了医院,医生千叮咛万嘱咐忌吃辛辣,搞不好,医生还不忍心跟我把情况说全。
哎呀我上周还跟人出去吃了个麻辣火锅,估计就是因为这个加重病情了,完了完了完了怎么办。”
田心难过极了,觉得人生实在是太没有乐趣了,打算去吃一顿麻辣烫来让自己开心起来。
◎症候
这是以“你脱发了吗”代替“你吃饭了吗”作为社交语言的一类人。他们在关心自己的发际线的同时,也小心翼翼关注他人是否同样开始头发脱落,以获得一种莫名慰藉感。
这些人通常并不会去细想掉落头发的原因是什么,但购物车里总会有一瓶,打算双十一下单的生发液。
◎脑回路
◎举个例子
编辑部年龄最大的特区小胖,真的有点担心脱发问题了。他的头发很柔顺,手感尚佳。可是,越来越薄了。
每次洗头变得有些小心翼翼,在朋友圈里转发《90后的人已经开始脱发了》时,也会附上了捂脸的表情。
最近,他开始经常在群里转发养生推送了,附上“捂脸” emoji 的情况也占了百分之八十。
在他的努力下,编辑部脱发联盟站了出来,“很绝望了,都是醉心学习惹的祸”、“听说有生姜的洗发水好用,淘宝链接发你了。”
他打开了淘宝,输入了关键词“生发液”,遇到了更多的 90 后同盟们,“快大四了头发掉了这么多真的好方”、“天天熬夜内分泌失调简直快成秃子了”......
"原来真的不只我一个人。" 他突然安心了下来,又快乐地吃起了炸鸡。
◎症候
这类人可以说是移动的健康常识百科全书了,以展示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以及给他人指点迷津普及健康知识为乐趣。
但让他们自己实践?抱歉,不可能的。
◎脑回路
◎举个例子
编辑小骗子觉得自己是个非常注重健康的人。果汁要喝 3 小时鲜榨带好看 Logo 的,健身卡早早就办好了。
淋巴排毒按摩器每天都在用,吃东西的时候要算好卡路里和营养成分,对于饭后什么时间点适宜吃水果各种养生小 tips 烂熟于心。
平时办公室下午茶吃的哈根达斯雪糕火锅、寿司船,她是连正眼都不看的,还会语重心长地警告我们,“你们真是活得太不健康了。”
有一天晚上,我们加班到被写字楼保安赶走,特区小胖说了一句“好饿,我们去吃麦当劳吧。”话音刚落,小骗子收拾好了东西,背好了包。
半夜三点,我们出现在麦当劳,点了一桌鸡盒,大快朵颐。
特区小胖问她:“你不是很养生吗?”她装作听不到,结束了这一晚。
最后
最近,就像是谁打了个喷嚏,关于健康的焦虑突然开始在 90 后之间蔓延。
但这种焦虑,就像是一个有着有效期限的“自嘲”或是浮在浅层的情绪表达。
前几天在电梯间听到两个女生在聊天,一个似乎是因为熬夜眼睛出了点问题,一脸烦恼,想去医院检查,另一个女生劝着她说:“你还年轻,不会有事的。”
对话在夸张的“真的吗”和“真的”之间徘徊几轮之后,电梯到达了目标楼层,然后两个人又开心地走了出去。
其实大部分人在吐槽之余,内心的潜台词是:“别人也这样啊,别人也还没出什么大问题啊”、“我还不到去医院检查吃药的时候呢。”
所以,当关掉了一篇又一篇的“养生宝典”之后,我们依然我行我素,该刷手机还刷手机,该熬夜继续熬夜。
只是我想说,当你突然意识并真的开始担心,“我接着作,肯定一身病”时,你需要的不是保温杯、育发液。
或许,你只需要思考一个简单的问题:
为什么我的脑回路会是这样的?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1 个回复
liubx
赞同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