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瞅啥?瞅你咋滴?为什么东北话这么容易传染?
你瞅啥?
瞅你咋滴?
这七个字,有戏。
自带画面,人物欲出,而且用字极简。
论画风之生动彪悍犀利,我只服东北话。
连日本萌妹子福原爱都被带跑偏了。
瓷娃娃形象跟东北话的彪悍碰撞,那反差不知让多少国人为之倾倒。
当福原爱纠正中国记者“干啥”东北话应该叫“嘎哈腻”时,有没有一股被反客为主的暖流涌上心头?
东北话征服了福原爱,一口东北话的福原爱征服了你。
后来我发现,像福原爱一样被东北话征服却不明所以的人不在少数。
每每听到这样的故事:一个大学宿舍里有一个东北人,临到毕业整个宿舍说话都一股大碴子味儿。
一开始嘲笑东北话的室友们,一个个眼睁睁地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后来才幡然醒悟:你这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啊。
东北话大流行的最大推手还是央视春晚。
央视春晚是啥场合?全中国人都在那个特殊的时刻盯着一群东北人,看他们用最凝练、最形象、最搞笑、最有机锋的方言唠嗑、表演。
这简直就是一堂活生生的东北话全国公开课!
这决不是一般的公开课。
一是规模空前。
每年春晚几亿人看,30年下来,就几十上百亿人次,如果把奥运会看作世界最大运动类公开课,那么央视春晚小品堪称世界最大规模语言类公开课,关键还在于,这个公开课是成系列的,每年来一次!
其次是课时长。
简单算笔账,每年春晚用东北话表演的语言类节目照两个算,总共大概半个小时,20年下来就是10小时,一亿人看,最保守地算下来就是10亿个小时。
再次,春晚小品这种“教学形式”互动性更强。虽然隔着一道屏幕,但是看着演员搅动三寸不烂之舌,笑得前仰后合。
观众身心都被带入了一种高能的语言交流场景。
观众的心打开了,东北话的魅力充分地刺激了他们柔软、敏感的语言神经,让语言习得立刻变得轻而易举。
而且,观众们还要在春节假期的亲戚朋友间互相分享,这种“同伴教育”和迫不及待的“现学现卖”,那是最好的语言练习。
另外,春晚小品这种“场景式教学”,为“金句”提供了一个个短小的喜剧情境,使得金句的转用自带喜剧效果,更具有社交属性。
比如一说“要啥自行车”,人们就想到了本山一面夹眼睛,一面假装高声呵斥高秀敏的镜头,而忍俊不禁,也就在“别不知足了”“别想入非非”的语义之外,更有幽默的效果,缓解了由于“得不到”而身处的窘境。
“忽悠,接着忽悠”
“我这心呐,拔凉拔凉的呀”
“你太有才了”
“这个可以有,这个真没有”
这些句子都有类似的效果,其流行也就“变本加厉”了。
多少年来,在春晚小品这个具有春节新年俗性质的传媒艺术形式中,东北话是绝对的主角,它因而在中国人的文化空间里具有了某种强烈的公共性。
我懂东北话,你懂东北话,这还不叫公共性。
公共性是,我知道你懂东北话,你也知道我懂东北话,我们都知道周围人听得懂东北话,然后我们愉快地用东北话聊天。
一定有人会问:那为什么别地方言,比如河南话或者闽南话没有在春晚上火起来?
我相信东北话之所以能搭上央视春晚这趟文化高铁,当然有偶然性,但如果事后诸葛亮地总结,也有其必然性。
首先是它近乎普通话,这使得他的传播和习得的门槛大大降低,这也是粤语尽管有大量的港剧、香港电影和粤语流行歌曲的大众文化载体支撑,依然没有在中国大陆普及的原因;
其次,东北话又不同于普通话,有它强烈的特点,它的生动、直接、幽默,适用于春节喜庆热闹的场景。
再次,从语言学的角度,东北话一定有它发音、词汇、语法上的特点,使它容易上口、便于发音,当然,这需要更加专业的语言学解释了。
追溯源头,东北话的魔性大概要追溯到冰天雪地的大东北热炕头的唠嗑场景。
“东北好声音”
其实东北不光小品出名,也出“大嗓”,某季《中国好声音》里东北人居半,被戏称为“东北好声音”,这也跟东北地广人稀,性格豪放,善于表达有关。
纯粹论语言的精妙,其实别地方言未必没有,比如四川话、河南话、北京话,都不是白给的,其幽默劲儿也未必逊色于东北话。
东北话借助春晚小品赶上了中国电视这一大众媒介的黄金窗口期,迅速传遍大江南北,确实应该给赵本山、范伟、高秀敏、潘长江等等这些出挑的东北喜剧人好好地记上一功。
在最近东方卫视的《笑傲江湖之笑声传奇》上,乃至近几年各大卫视的喜剧类节目上,东北风依旧嗖嗖地刮,东北话声势不减。
在快手等直播平台上,东北话依然雄霸天下,“扎心”的“老铁”们借助移动互联网又掀起了另一波东北话“攻势”。
如果不是“地图炮”,请祝贺魔性的东北话吧,你得承认,这是东三省响当当的文化软实力。
也拥抱我们各自的方言母语吧,它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方言母语,但可以选择热爱自己的母语,跟它玩耍,跟它厮混,转而发酵它,提炼它。
其实,那正是拥抱我们自己,提炼我们自己。
看看人家东北人,多有文化自信。
(来源:社会科学报)
瞅你咋滴?
这七个字,有戏。
自带画面,人物欲出,而且用字极简。
论画风之生动彪悍犀利,我只服东北话。
连日本萌妹子福原爱都被带跑偏了。
瓷娃娃形象跟东北话的彪悍碰撞,那反差不知让多少国人为之倾倒。
当福原爱纠正中国记者“干啥”东北话应该叫“嘎哈腻”时,有没有一股被反客为主的暖流涌上心头?
东北话征服了福原爱,一口东北话的福原爱征服了你。
后来我发现,像福原爱一样被东北话征服却不明所以的人不在少数。
每每听到这样的故事:一个大学宿舍里有一个东北人,临到毕业整个宿舍说话都一股大碴子味儿。
一开始嘲笑东北话的室友们,一个个眼睁睁地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后来才幡然醒悟:你这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啊。
东北话大流行的最大推手还是央视春晚。
央视春晚是啥场合?全中国人都在那个特殊的时刻盯着一群东北人,看他们用最凝练、最形象、最搞笑、最有机锋的方言唠嗑、表演。
这简直就是一堂活生生的东北话全国公开课!
这决不是一般的公开课。
一是规模空前。
每年春晚几亿人看,30年下来,就几十上百亿人次,如果把奥运会看作世界最大运动类公开课,那么央视春晚小品堪称世界最大规模语言类公开课,关键还在于,这个公开课是成系列的,每年来一次!
其次是课时长。
简单算笔账,每年春晚用东北话表演的语言类节目照两个算,总共大概半个小时,20年下来就是10小时,一亿人看,最保守地算下来就是10亿个小时。
再次,春晚小品这种“教学形式”互动性更强。虽然隔着一道屏幕,但是看着演员搅动三寸不烂之舌,笑得前仰后合。
观众身心都被带入了一种高能的语言交流场景。
观众的心打开了,东北话的魅力充分地刺激了他们柔软、敏感的语言神经,让语言习得立刻变得轻而易举。
而且,观众们还要在春节假期的亲戚朋友间互相分享,这种“同伴教育”和迫不及待的“现学现卖”,那是最好的语言练习。
另外,春晚小品这种“场景式教学”,为“金句”提供了一个个短小的喜剧情境,使得金句的转用自带喜剧效果,更具有社交属性。
比如一说“要啥自行车”,人们就想到了本山一面夹眼睛,一面假装高声呵斥高秀敏的镜头,而忍俊不禁,也就在“别不知足了”“别想入非非”的语义之外,更有幽默的效果,缓解了由于“得不到”而身处的窘境。
“忽悠,接着忽悠”
“我这心呐,拔凉拔凉的呀”
“你太有才了”
“这个可以有,这个真没有”
这些句子都有类似的效果,其流行也就“变本加厉”了。
多少年来,在春晚小品这个具有春节新年俗性质的传媒艺术形式中,东北话是绝对的主角,它因而在中国人的文化空间里具有了某种强烈的公共性。
我懂东北话,你懂东北话,这还不叫公共性。
公共性是,我知道你懂东北话,你也知道我懂东北话,我们都知道周围人听得懂东北话,然后我们愉快地用东北话聊天。
一定有人会问:那为什么别地方言,比如河南话或者闽南话没有在春晚上火起来?
我相信东北话之所以能搭上央视春晚这趟文化高铁,当然有偶然性,但如果事后诸葛亮地总结,也有其必然性。
首先是它近乎普通话,这使得他的传播和习得的门槛大大降低,这也是粤语尽管有大量的港剧、香港电影和粤语流行歌曲的大众文化载体支撑,依然没有在中国大陆普及的原因;
其次,东北话又不同于普通话,有它强烈的特点,它的生动、直接、幽默,适用于春节喜庆热闹的场景。
再次,从语言学的角度,东北话一定有它发音、词汇、语法上的特点,使它容易上口、便于发音,当然,这需要更加专业的语言学解释了。
追溯源头,东北话的魔性大概要追溯到冰天雪地的大东北热炕头的唠嗑场景。
“东北好声音”
其实东北不光小品出名,也出“大嗓”,某季《中国好声音》里东北人居半,被戏称为“东北好声音”,这也跟东北地广人稀,性格豪放,善于表达有关。
纯粹论语言的精妙,其实别地方言未必没有,比如四川话、河南话、北京话,都不是白给的,其幽默劲儿也未必逊色于东北话。
东北话借助春晚小品赶上了中国电视这一大众媒介的黄金窗口期,迅速传遍大江南北,确实应该给赵本山、范伟、高秀敏、潘长江等等这些出挑的东北喜剧人好好地记上一功。
在最近东方卫视的《笑傲江湖之笑声传奇》上,乃至近几年各大卫视的喜剧类节目上,东北风依旧嗖嗖地刮,东北话声势不减。
在快手等直播平台上,东北话依然雄霸天下,“扎心”的“老铁”们借助移动互联网又掀起了另一波东北话“攻势”。
如果不是“地图炮”,请祝贺魔性的东北话吧,你得承认,这是东三省响当当的文化软实力。
也拥抱我们各自的方言母语吧,它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方言母语,但可以选择热爱自己的母语,跟它玩耍,跟它厮混,转而发酵它,提炼它。
其实,那正是拥抱我们自己,提炼我们自己。
看看人家东北人,多有文化自信。
(来源:社会科学报)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0 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