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冯小刚喜欢怼天怼地怼媒体?
冯小刚导演又上了热搜。他的每次热搜都是刻意经营的结果,那就是,在自己的电影上映前后,痛批中国电影现状、痛批观众,痛批演员,痛批电影院线……开炮开得熟能生巧,“小钢炮”名不虚传,次次有效。6月18日的上海电影节上,冯小刚参加了几次活动,一个回合就怒喷中国电影多个方面,每一条拿出来看,都是精彩有加,冯导真是娱乐记者们的福音啊。
比如说,他喷的第一条:“这些小孩啊,太娘。市场怎么会追求特娘的男孩呢,男孩应该阳光,有爷们劲儿。现在的男孩都很腼腆,俊美,再加上被包装成那样,现在的经纪公司起了很大坏作用。那些照片都不是素颜,都修成杂志那样,搔首弄姿,欲盖弥彰,想脱又不敢脱,你又不是开窑子的。”
这番粗俗的话,非冯小刚这样没有底线和操守的圈中人还真说不出来。想着近几年,娱乐圈的头部资源全都被一群“小鲜肉”“小花旦”的“流量明星”们挟持,不仅演技差,而且还“抠图”,偏偏市场又喜欢他们,他们的身价个个能占总投资的三分之一。大家积怨已久了,骂他们,是一种政治正确。
但别人能骂,你冯小刚不能。话说,冯小刚去年才跟最有名的“小鲜肉”李易峰、吴亦凡合作啊。而且,你这两天跟李易峰见面,还不是称李易峰为“儿子”,亲切地说要“接见儿媳”吗?更在微博上发“今天是父亲节,儿媳妇们都好吧”,来与李易峰套近乎。
这种时候,你咋就不说李和吴是“开窑子”的呢?
第二条,冯小刚在微博上图文并茂地说:“给各位经纪人提个醒,如果你为了向电影导演推荐演员,最好是拍自然朴素本真的生活照,我们不需要看修过图的照片。真正爱电影爱他角色的导演没人愿意看修过的脸。”
听起来,好像挺专业的。然而,我们知道,范冰冰是 《我不是潘金莲》的主演,拿下了多个奖项,冯小刚极力维护她。但范冰冰是中国娱乐圈修图的鼻祖,摄影师陈漫当初打造范冰冰形象的时候,真是修图修到“妈都不认识”,最大程度地凸显了范冰冰的美艳。看来,冯小刚对修图明星也不反感嘛。
第三条,听起来更是一把对准所有人开炮的机关枪:
“是不是有很多垃圾观众,才形成了那么多垃圾电影?”“你如果不去捧这场,它就没有生存空间”,可现状是“往往垃圾电影的票房还很高!”
好有道理。中国电影烂不烂?烂!是不是很多莫名其妙的五亿加、十亿加的电影?是!冯小刚真敢说,真不怕得罪人,好样的!
可惜,不要忘了,冯小刚曾公开说过完全相反的话。在2010年拍完《唐山大地震》之后,冯小刚炮轰金马奖没给徐帆得影后,称“自己是按市场规则做电影”:“电影的好坏是没有标准的,完全可以各执一词。唯一可以被量化的标准就是票房。票房好=观众认可。”“请问电影不是商品是什么?哪家电影院不买票可以随便看?拍电影以盈利为目的有什么不对?哪家电影公司敢说他是以赔钱为目的?谁能告诉我所有人都认同的艺术标准?谁又有权力说自己的好恶是唯一的标准?为什么电影纳入了WTO的谈判?哪件艺术品不是待价而沽?”
这一番话也很有道理啊。但到底票房好是不是电影好的标准?凭什么你自己的电影票房好就是观众认可,别人的电影票房好就是“垃圾观众多”?
十来年前一直到最近几年,冯小刚作为一个经常拿票房冠军的电影导演,他的喜剧片经常被人怀疑艺术性不足。2013年底上映的喜剧片《私人订制》在中国内地上映,近一个月票房突破7亿元,一举打破当时的中国内地票房纪录。可这部电影真的很难看,连冯小刚自己也说,“《私》这部电影就电影的完整性来说,我给它打5分”,拍这部电影是为还华谊董事长王中军的人情。谁料,《私人订制》口碑遭遇恶评之后,冯小刚忽然连发7条微博开腔,炮轰对其口诛笔伐的影评人:“假装懂电影”“文化纳粹”。
他怼天怼地怼媒体怼同行,一直是拿“市场欢迎”作为他战无不胜的底气;谁否认他的电影,就是跟观众作对。但就在这几年,市场慢慢地改变了。冯小刚张艺谋陈凯歌这些金字招牌不一定管用了,市场的规则开始不可捉摸;“小钢炮”的喷点也发生了改变了。
就在去年,冯小刚怒撕万达集团王健林:他化身潘金莲,写公开信责怪王健林给他的《我不是潘金莲》排片太少,说:“10.9%的排片,反映贵集团10.9%的胸怀;这种小胸怀,反映了小格局;而这种小格局,是不能成就王主席宏伟蓝图的。”给你排片多,就有大格局,给你排片少,就只有小格局,原来你的名字叫“格局”呀。
不仅如此,冯小刚还看不惯别人的高票房电影。他痛批有20多亿票房的《速度与激情7》只有科技,但看不到人心,他和徐帆“没看完就走了”。
显然,在他自己市场好的时候,市场就是正义;在他的行情开始下滑的时候,高票房是“看不到人心”,因为“垃圾观众多”。
冯小刚是我见过的最喜欢打自己脸的圈里人,而且还是双手互博。昨天说的话今天就否定,昨天做的事今天就掌嘴。关键是,冯小刚特别喜欢喷,特别喜欢怼;他所有骂过的事,怼过的人,都可以在他自己身上一一对应。
这些年来看着冯小刚自己在场外加的戏,不比他的电影少。网上光是”冯小刚十大怒批”“冯小刚十大炮轰”,一搜就一堆,而且都不重样,可见,穷举法都难以囊括他的战斗力。他的炮轰是有规律的,电影上映前后,必定要炮轰一下;媒体或名人稍有批评,非要咬对方一排牙印;他偏爱的演员和班底,一定要狠狠地维护他们的利益;有竞争关系的影视同行,不能放过……还有,有用于他的明星,不能得罪。骂人在行,夸人也非常在行。
冯小刚,只不过是一个没教养与高情商并存、惯于跟红顶白的市侩分子罢了。他对中国的商业电影是有贡献,但他早已从其中得到非常丰厚的回报了。这个世界不欠他的。
或许有人说,这些批评都没错啊,不能因人废言。然而,你看看他的炮轰,除了私人恩怨,有多少批评是独特的、是有社会价值的?有揭露过影视行业的任何真问题吗?对电影行业的生态有进步意义吗?他有发常人所不能见吗?没有,作为电影业资深“老炮”和权威,他的诸多“炮轰”之中,没有哪一条的见识,超过一个普通电影观众。
十年多前,冯小刚是作为一个市场化的代表,对抗的是陈腐的中国电影体制。而今,他是作为旧的得利阶层的代表,希望能围剿那些市场比他更好的年轻人喜欢的电影,来维护自己的电影的利益。——虽然,现在的不少电影确实很烂,但你作为一个德高望重的电影人,你要做的,不是破口大骂同行和观众,而是拍出更有吸引力的电影,让他们用脚来投票。连烂片都比不上,你也好意思。怎么,没信心了?
(来源:腾讯娱乐,文/侯虹斌)
比如说,他喷的第一条:“这些小孩啊,太娘。市场怎么会追求特娘的男孩呢,男孩应该阳光,有爷们劲儿。现在的男孩都很腼腆,俊美,再加上被包装成那样,现在的经纪公司起了很大坏作用。那些照片都不是素颜,都修成杂志那样,搔首弄姿,欲盖弥彰,想脱又不敢脱,你又不是开窑子的。”
这番粗俗的话,非冯小刚这样没有底线和操守的圈中人还真说不出来。想着近几年,娱乐圈的头部资源全都被一群“小鲜肉”“小花旦”的“流量明星”们挟持,不仅演技差,而且还“抠图”,偏偏市场又喜欢他们,他们的身价个个能占总投资的三分之一。大家积怨已久了,骂他们,是一种政治正确。
但别人能骂,你冯小刚不能。话说,冯小刚去年才跟最有名的“小鲜肉”李易峰、吴亦凡合作啊。而且,你这两天跟李易峰见面,还不是称李易峰为“儿子”,亲切地说要“接见儿媳”吗?更在微博上发“今天是父亲节,儿媳妇们都好吧”,来与李易峰套近乎。
这种时候,你咋就不说李和吴是“开窑子”的呢?
第二条,冯小刚在微博上图文并茂地说:“给各位经纪人提个醒,如果你为了向电影导演推荐演员,最好是拍自然朴素本真的生活照,我们不需要看修过图的照片。真正爱电影爱他角色的导演没人愿意看修过的脸。”
听起来,好像挺专业的。然而,我们知道,范冰冰是 《我不是潘金莲》的主演,拿下了多个奖项,冯小刚极力维护她。但范冰冰是中国娱乐圈修图的鼻祖,摄影师陈漫当初打造范冰冰形象的时候,真是修图修到“妈都不认识”,最大程度地凸显了范冰冰的美艳。看来,冯小刚对修图明星也不反感嘛。
第三条,听起来更是一把对准所有人开炮的机关枪:
“是不是有很多垃圾观众,才形成了那么多垃圾电影?”“你如果不去捧这场,它就没有生存空间”,可现状是“往往垃圾电影的票房还很高!”
好有道理。中国电影烂不烂?烂!是不是很多莫名其妙的五亿加、十亿加的电影?是!冯小刚真敢说,真不怕得罪人,好样的!
可惜,不要忘了,冯小刚曾公开说过完全相反的话。在2010年拍完《唐山大地震》之后,冯小刚炮轰金马奖没给徐帆得影后,称“自己是按市场规则做电影”:“电影的好坏是没有标准的,完全可以各执一词。唯一可以被量化的标准就是票房。票房好=观众认可。”“请问电影不是商品是什么?哪家电影院不买票可以随便看?拍电影以盈利为目的有什么不对?哪家电影公司敢说他是以赔钱为目的?谁能告诉我所有人都认同的艺术标准?谁又有权力说自己的好恶是唯一的标准?为什么电影纳入了WTO的谈判?哪件艺术品不是待价而沽?”
这一番话也很有道理啊。但到底票房好是不是电影好的标准?凭什么你自己的电影票房好就是观众认可,别人的电影票房好就是“垃圾观众多”?
十来年前一直到最近几年,冯小刚作为一个经常拿票房冠军的电影导演,他的喜剧片经常被人怀疑艺术性不足。2013年底上映的喜剧片《私人订制》在中国内地上映,近一个月票房突破7亿元,一举打破当时的中国内地票房纪录。可这部电影真的很难看,连冯小刚自己也说,“《私》这部电影就电影的完整性来说,我给它打5分”,拍这部电影是为还华谊董事长王中军的人情。谁料,《私人订制》口碑遭遇恶评之后,冯小刚忽然连发7条微博开腔,炮轰对其口诛笔伐的影评人:“假装懂电影”“文化纳粹”。
他怼天怼地怼媒体怼同行,一直是拿“市场欢迎”作为他战无不胜的底气;谁否认他的电影,就是跟观众作对。但就在这几年,市场慢慢地改变了。冯小刚张艺谋陈凯歌这些金字招牌不一定管用了,市场的规则开始不可捉摸;“小钢炮”的喷点也发生了改变了。
就在去年,冯小刚怒撕万达集团王健林:他化身潘金莲,写公开信责怪王健林给他的《我不是潘金莲》排片太少,说:“10.9%的排片,反映贵集团10.9%的胸怀;这种小胸怀,反映了小格局;而这种小格局,是不能成就王主席宏伟蓝图的。”给你排片多,就有大格局,给你排片少,就只有小格局,原来你的名字叫“格局”呀。
不仅如此,冯小刚还看不惯别人的高票房电影。他痛批有20多亿票房的《速度与激情7》只有科技,但看不到人心,他和徐帆“没看完就走了”。
显然,在他自己市场好的时候,市场就是正义;在他的行情开始下滑的时候,高票房是“看不到人心”,因为“垃圾观众多”。
冯小刚是我见过的最喜欢打自己脸的圈里人,而且还是双手互博。昨天说的话今天就否定,昨天做的事今天就掌嘴。关键是,冯小刚特别喜欢喷,特别喜欢怼;他所有骂过的事,怼过的人,都可以在他自己身上一一对应。
这些年来看着冯小刚自己在场外加的戏,不比他的电影少。网上光是”冯小刚十大怒批”“冯小刚十大炮轰”,一搜就一堆,而且都不重样,可见,穷举法都难以囊括他的战斗力。他的炮轰是有规律的,电影上映前后,必定要炮轰一下;媒体或名人稍有批评,非要咬对方一排牙印;他偏爱的演员和班底,一定要狠狠地维护他们的利益;有竞争关系的影视同行,不能放过……还有,有用于他的明星,不能得罪。骂人在行,夸人也非常在行。
冯小刚,只不过是一个没教养与高情商并存、惯于跟红顶白的市侩分子罢了。他对中国的商业电影是有贡献,但他早已从其中得到非常丰厚的回报了。这个世界不欠他的。
或许有人说,这些批评都没错啊,不能因人废言。然而,你看看他的炮轰,除了私人恩怨,有多少批评是独特的、是有社会价值的?有揭露过影视行业的任何真问题吗?对电影行业的生态有进步意义吗?他有发常人所不能见吗?没有,作为电影业资深“老炮”和权威,他的诸多“炮轰”之中,没有哪一条的见识,超过一个普通电影观众。
十年多前,冯小刚是作为一个市场化的代表,对抗的是陈腐的中国电影体制。而今,他是作为旧的得利阶层的代表,希望能围剿那些市场比他更好的年轻人喜欢的电影,来维护自己的电影的利益。——虽然,现在的不少电影确实很烂,但你作为一个德高望重的电影人,你要做的,不是破口大骂同行和观众,而是拍出更有吸引力的电影,让他们用脚来投票。连烂片都比不上,你也好意思。怎么,没信心了?
(来源:腾讯娱乐,文/侯虹斌)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0 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