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圈子的谣言,娱乐圈子里的抑郁
距离乔任梁死亡已经有一段时间,名为:乔任梁sm的标题还在各大网站上,与乔任梁的死亡紧紧链接在一起。
而今天的热搜则是性窒息和抑郁症。
很难想象,在一个人的人生走到尽头的时候,出现在大众眼里的那个名字还是小道新闻缠身。这些莫名其妙,在死亡面前都肆无忌惮跳跃着,名为谣言的东西,才是整个悲剧最冷酷无情的杀手。
每个人的人生似乎都是伴随着或多或少的谣言过来的。从小学开始,我们就学会起哄,虚张声势,无中生有。
我是一个在生人面前不敢说话的人,像这样的性格,刚刚出国的时候,在班上几乎没有一个朋友。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随便跟一个人有稍微紧密的关系,谣言就会出现。
那时班上唯一会说中文的是一个男生,因为需要翻译的关系,我经常会和他打交道。突然有一天,就有人瞪着眼睛,毫无征兆地当着全班的面说我暗恋他。13,14岁。就那么小的一个孩子,对于自己说出来的话毫无概念,可是却可以让整个班爆炸。这种爆炸像是某种病毒,传播着班里的每一个人。一个早上,嘲笑与恶意存在于他们看我的眼神和他们交头接耳时连音量都不愿意放低的嚣张。笑着看我的表情是得到八卦时的如获至宝也好,还是只是单纯的觉得有趣也罢,反正对于当事人的我是什么心情,还有事实是什么,一点都不在意。
那时的我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这种委屈,最后很没出息地趴在桌上崩溃大哭。现在想想有点后悔,后悔那时满脑子想的居然都是我为什么会这么没用。
可就算是哭的那么猛烈,也还是没有一个人在意,因为他们找到了之前身为透明人的我在这个班里的价值,那就是消遣。如果不被他们耻笑似乎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于是到了下午的时候,造谣的内容变成了:因为男生觉得很尴尬,拒绝了我,所以我哭了。
老师到放学才把我叫出来,到现在我还记得我们俩的对话。
“are you ok?”
“yes。”
“no,you are not。”
不管是当时还是现在,我都很感激这段对话,也很感激那个老师,至少在那样的时刻,有人真的感觉到了我的不好,并且采取了措施。
事情的结尾是以那个女生被老师叫过去后,回到教室后瞟了我一眼,说,“这有什么关系,我也经常被说啊,你到底在哭什么?”
我懵了,那种我没用的想法再次涌上了心头。 就如一般没用的小孩,最终我选择了回家告状。可是那时候整个家因为要适应这个陌生国度已经乱成了一团。对于我们这种孩子之间的小打小闹,大人的回答是,你要忍着,然后证明给他们看。
至始至终,甚至直到现在我就只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为什么要被造谣?为什么要成为你们的娱乐工具?还有这件事为何要由我来证明和我该如何证明?
现在想想,好像就是从那个年纪开始,造谣开始成为了惯性,惯性到造成伤害后都没有人感到抱歉。事后造谣者不是恬不知耻地说,“这有什么关系,”就是臭不要脸地说,“啊,原来是误会啊。”
是的,也许对于13,14岁他们来说,这是个无关痛痒的误会,事后我们也不会再见,但是对于我来说,我就这么记了好几年。午夜梦回的时候,那些眼神都还会在夜晚与我相遇。
你心情好,打扮的漂亮点,会有第一次见面的人跟别人酸你,跟你说话时阴阳怪气地不知道想表达什么。你哪天出门的急,形象稍微邋遢,会有一些不熟的长辈到处说你父母怎么管的。事后,他们遇人就要谈谈你穿了什么,做了什么,然后在这些基础上做出完全不属实的相关推测,进行传播。
这些糟心的事情不断的发生在我的生活里,让我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觉得,是不是只要我站在那些人的面前就都是错的。而造谣的他们,到底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
可能是打从心里觉得这是茶余饭后的调侃,然后让这些谣言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调侃。对于他们而言可能是玩笑,可能是好为人师地教训完一个不懂事的女孩后的自豪感,但这种行为简直就是在凌迟身为当事人的我。
留学圈子里,每一天都在听不同的谣言,难辨真假。
今天我觉得很可爱的人,有人会告诉我她是装的,明天我觉得很好的人,有人告诉我他就是个混蛋。谣言会扩散,扩散到人尽皆知的地步。当嘴不够用的时候,科技出现了。
三年前,每个人的手机里开始出现了一款叫做友秘的软件。这款软件让谣言扩散的频率与重度越来越高,导致我每天去上学都像在逛微博。
“你知道她的名牌包哪里来的?是包养她那个人买的!哎呀她骗你的,她家不有钱的!”
“我知道我知道!他俩有一腿,听说只是睡过而已。”
“那男的超贱的,天天在网上乱约。”
这些话我还记得,甚至还清楚地记得这是在说谁。可是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那些被造谣的人是不是人前欢笑,人后悲伤我也无从考量。但至少,大部分人在表面上都熬过来了。他们的视而不见也许是坚强的表现,但却更加纵容了谣言,想尽办法地承受住,甚至最后冷血地习以为常。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承受得住。
在我念高中的时候,朋友圈里有两个女生的关系很好。她们一起翘课,一起闯祸,跟别人说话做事永远不忘提对方。由于太过形影不离,特别是其中一个女生打扮的很中性,可想而知,散播开的是什么样的谣言。
很惭愧的是,那个时候我也跟朋友交头接耳地谈论她们俩的关系。多次成为过造谣受害者的我在那时完全不觉得我是造谣,只是好奇,殊不知好奇有的时候也是一种谣言。因为在问出问题的时候,我们心里早就有了答案,而这个答案在每一次的交头接耳都会不自觉地在心里加重一笔,对于说的我,和听得朋友都是。这件事变的很失控的时候是她们身边很亲近的朋友到处告诉别人一句话“唉,她们的关系我都不敢想。”这句话一出口,我们想知道都答案都不言而喻。
不可避免的,这些话传到她们父母耳朵里的时候。其中一个女生的父母把她锁在家里,本来爱说爱笑的她在那段时间憔悴不堪,一没看住,就不知道她躲在哪里割腕,或是是不是已经在顶楼。没有医学证明她抑郁,但是看的人可以证明,她已经被逼到了极限。
现在长大后想一想,其实在留学生活,谁都孤单过,迷茫过,身边有一个可以交心,可以形影不离的朋友难道不是上帝的恩赐?当年的我们为什么硬生生地抢走了这种恩赐,并为这种恩赐扣上标签。而且,就算是有什么关系,那又干我们什么事。我们到底是以什么身份去评价她们?到底是真的关心还是只想当小道消息一样地调侃?
我想,是后者吧。 因为事后我们谈论的都是“至于吗?就这点事,父母真是小题大做了。还有xxx,至于吗,多大点事跳楼自杀的。 ”
可是到处评价她们,用大惊小怪的情绪让这些真假难辨的留言流进他们父母的耳朵里的我们,至于吗?
甚至在昨天在取材的时候才知道,当年事发不久,原来主造谣者也做出了反省。她说,“都怪我不好,要不然事情也不会变成这样。可是我没想过事情会变成这样。”
我觉得很无耻。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所以在说的时候,她能想到的最多的就是自己爽而已。这样的反省真是令人作呕。我甚至都能想象,如果某一次那个女生真的自杀成功,主造谣者应该还会一脸委屈地说:我真的没想过事情会这变成这样。
看到这里的你可能会说,靠,就想说个话怎么那么累。我的回答是,对,说话很难,管住自己的嘴也很难。所以在别人因为抑郁症自杀的时候,请不要先急着把那个人的死规划到病症和自身的不坚强身上,先想想在他活着的时候,我们说了什么。
我曾经是一名短暂的乔任梁粉丝。 大概是高中的时候。
2013年的yearbook,朋友还给我留了关于乔任梁的话
现在跟这个朋友没有了联系,乔任梁也永远不在了。
在我短暂的追星时间里,乔任梁给我的印象是个坏坏的滑头小子,笑的时候嘴还是歪的。不管是形象还是一举一动,都像邻居家酷爱恶作剧的哥哥。总是神不知鬼不觉地从你身后掠过去,然后狠狠地打一下你的头,留下一句“你个傻逼!”拔腿就跑!你想想这种人, 感觉都是被妈妈用拖鞋拍死的,怎么可能抑郁症自杀。
知道这件事是在星期五早上。9:45分,百度上出现的是网传乔任梁死亡。半个小时后,事情就确定了.而确定之后,出现的第一波头条是;
疑似sm致死
死因,真实性,现场,直播,这些字眼开始一个一个地出现在了热搜。更可怕的是,确认死者后那几个小时,陈乔恩,赵丽颖,何炅,李易峰,井柏然的名字纷纷地占领了热搜的前十条,就像点名一般,一字排开。大家像是在监督什么,更像是在等什么。
而对于死亡本身,大部分人关注的点依然在:SM致死,性窒息,这些或真或假的谣言上。目前最靠谱的说法是,他是自杀而死,拿塑料袋套住自己的头,窒息死亡。但是这是没有爆点的死法,没有SM过度致死和性窒息致死来的有影响力,没有人关注他得是在生前承受了多大的痛苦,在人生的最后一程还要这么折磨自己。他走的不安详,很痛苦。身体和精神上,全都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
(2015年微博秒删截图)
生前被误解,死后被消遣。各种离奇的猜测到这一刻还是没有停止,谣言四起,追究朋友,追究女友,以及装模作样地感叹抑郁症真可怕,然后莫名其妙地开始呼吁大家关心抑郁症,却不知道多少人是造成他忧郁症的凶手。
近几年,乔任梁因为电视剧和搞怪的风格在娱乐圈混的风生水起,可是人怕出名猪怕壮,心直口快的人自然是被推到风口浪尖的常客。这不奇怪,因为这个时代,只要有人出现在社交媒体,说话用词稍微不合大众的心意就会被推到风口浪尖。当那个人承受不住,做出反抗,又有人会说:你怎么那么玻璃心,或是,你在网络暴力我。真是把一个造谣者厚颜无耻的特征发挥的淋漓尽致。
这其中不乏有艺人抵不住压力,终结生命。他们大多数都经历了长期的失眠,然后被医生诊断为轻度抑郁。接下来的过程大家也知道,又是一大批人呼吁关注抑郁症。很烦人是此类信息从来不说怎么关注和关爱,结尾往往是,只要人人都多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此类的废柴结尾。对于看者来说真是毫无头绪和看了就忘的垃圾信息。
所以在众多标题中,比乔任梁sm过度致死更刺眼的一句话是:又是一个被抑郁症带走的艺人。
不是,他是被造谣者带走的。
一个正常人,一次又一次的被网络暴力,一次又一次被过激的谣言攻击,会得抑郁症并不奇怪,而抑郁症最终会把人带向死亡这是大家都共有的常识。而重点在于,那些空穴来风的不实报道到底要存在多久,以及现在造成被害者抑郁症那些人是如何毫无羞耻之心地把一个人死亡的全部责任推到抑郁症,甚至到现在为止,对死亡没有一点的尊重,依旧肆无忌惮地网上以sm,性窒息这样的标题接着造谣,做出消遣。 真是无耻的令人发指。
最后给出一个实力建议,我们这样的平常人该如何关爱抑郁症;很简单,别在人家微博下面瞎逼逼。抱怨人生的时候请抱怨你自己,说话的时候想一想,话一出口,事情会变成什么样,动脑子的速度请比你的手或你的嘴还要快。
---------------------------------------------------------------------------------------------------------------
大家好,我是苏菲。听说造谣的人,死后会被牛头马面拉出舌头,然后割掉。
而今天的热搜则是性窒息和抑郁症。
很难想象,在一个人的人生走到尽头的时候,出现在大众眼里的那个名字还是小道新闻缠身。这些莫名其妙,在死亡面前都肆无忌惮跳跃着,名为谣言的东西,才是整个悲剧最冷酷无情的杀手。
造谣是天性
每个人的人生似乎都是伴随着或多或少的谣言过来的。从小学开始,我们就学会起哄,虚张声势,无中生有。
我是一个在生人面前不敢说话的人,像这样的性格,刚刚出国的时候,在班上几乎没有一个朋友。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随便跟一个人有稍微紧密的关系,谣言就会出现。
那时班上唯一会说中文的是一个男生,因为需要翻译的关系,我经常会和他打交道。突然有一天,就有人瞪着眼睛,毫无征兆地当着全班的面说我暗恋他。13,14岁。就那么小的一个孩子,对于自己说出来的话毫无概念,可是却可以让整个班爆炸。这种爆炸像是某种病毒,传播着班里的每一个人。一个早上,嘲笑与恶意存在于他们看我的眼神和他们交头接耳时连音量都不愿意放低的嚣张。笑着看我的表情是得到八卦时的如获至宝也好,还是只是单纯的觉得有趣也罢,反正对于当事人的我是什么心情,还有事实是什么,一点都不在意。
那时的我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这种委屈,最后很没出息地趴在桌上崩溃大哭。现在想想有点后悔,后悔那时满脑子想的居然都是我为什么会这么没用。
可就算是哭的那么猛烈,也还是没有一个人在意,因为他们找到了之前身为透明人的我在这个班里的价值,那就是消遣。如果不被他们耻笑似乎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于是到了下午的时候,造谣的内容变成了:因为男生觉得很尴尬,拒绝了我,所以我哭了。
老师到放学才把我叫出来,到现在我还记得我们俩的对话。
“are you ok?”
“yes。”
“no,you are not。”
不管是当时还是现在,我都很感激这段对话,也很感激那个老师,至少在那样的时刻,有人真的感觉到了我的不好,并且采取了措施。
事情的结尾是以那个女生被老师叫过去后,回到教室后瞟了我一眼,说,“这有什么关系,我也经常被说啊,你到底在哭什么?”
我懵了,那种我没用的想法再次涌上了心头。 就如一般没用的小孩,最终我选择了回家告状。可是那时候整个家因为要适应这个陌生国度已经乱成了一团。对于我们这种孩子之间的小打小闹,大人的回答是,你要忍着,然后证明给他们看。
至始至终,甚至直到现在我就只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为什么要被造谣?为什么要成为你们的娱乐工具?还有这件事为何要由我来证明和我该如何证明?
现在想想,好像就是从那个年纪开始,造谣开始成为了惯性,惯性到造成伤害后都没有人感到抱歉。事后造谣者不是恬不知耻地说,“这有什么关系,”就是臭不要脸地说,“啊,原来是误会啊。”
是的,也许对于13,14岁他们来说,这是个无关痛痒的误会,事后我们也不会再见,但是对于我来说,我就这么记了好几年。午夜梦回的时候,那些眼神都还会在夜晚与我相遇。
人生中的造谣,不止于学校,生活中也是。
你心情好,打扮的漂亮点,会有第一次见面的人跟别人酸你,跟你说话时阴阳怪气地不知道想表达什么。你哪天出门的急,形象稍微邋遢,会有一些不熟的长辈到处说你父母怎么管的。事后,他们遇人就要谈谈你穿了什么,做了什么,然后在这些基础上做出完全不属实的相关推测,进行传播。
这些糟心的事情不断的发生在我的生活里,让我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觉得,是不是只要我站在那些人的面前就都是错的。而造谣的他们,到底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
可能是打从心里觉得这是茶余饭后的调侃,然后让这些谣言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调侃。对于他们而言可能是玩笑,可能是好为人师地教训完一个不懂事的女孩后的自豪感,但这种行为简直就是在凌迟身为当事人的我。
圈子越小,谣言传播的就越快。
留学圈子里,每一天都在听不同的谣言,难辨真假。
今天我觉得很可爱的人,有人会告诉我她是装的,明天我觉得很好的人,有人告诉我他就是个混蛋。谣言会扩散,扩散到人尽皆知的地步。当嘴不够用的时候,科技出现了。
三年前,每个人的手机里开始出现了一款叫做友秘的软件。这款软件让谣言扩散的频率与重度越来越高,导致我每天去上学都像在逛微博。
“你知道她的名牌包哪里来的?是包养她那个人买的!哎呀她骗你的,她家不有钱的!”
“我知道我知道!他俩有一腿,听说只是睡过而已。”
“那男的超贱的,天天在网上乱约。”
这些话我还记得,甚至还清楚地记得这是在说谁。可是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那些被造谣的人是不是人前欢笑,人后悲伤我也无从考量。但至少,大部分人在表面上都熬过来了。他们的视而不见也许是坚强的表现,但却更加纵容了谣言,想尽办法地承受住,甚至最后冷血地习以为常。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承受得住。
在我念高中的时候,朋友圈里有两个女生的关系很好。她们一起翘课,一起闯祸,跟别人说话做事永远不忘提对方。由于太过形影不离,特别是其中一个女生打扮的很中性,可想而知,散播开的是什么样的谣言。
很惭愧的是,那个时候我也跟朋友交头接耳地谈论她们俩的关系。多次成为过造谣受害者的我在那时完全不觉得我是造谣,只是好奇,殊不知好奇有的时候也是一种谣言。因为在问出问题的时候,我们心里早就有了答案,而这个答案在每一次的交头接耳都会不自觉地在心里加重一笔,对于说的我,和听得朋友都是。这件事变的很失控的时候是她们身边很亲近的朋友到处告诉别人一句话“唉,她们的关系我都不敢想。”这句话一出口,我们想知道都答案都不言而喻。
不可避免的,这些话传到她们父母耳朵里的时候。其中一个女生的父母把她锁在家里,本来爱说爱笑的她在那段时间憔悴不堪,一没看住,就不知道她躲在哪里割腕,或是是不是已经在顶楼。没有医学证明她抑郁,但是看的人可以证明,她已经被逼到了极限。
现在长大后想一想,其实在留学生活,谁都孤单过,迷茫过,身边有一个可以交心,可以形影不离的朋友难道不是上帝的恩赐?当年的我们为什么硬生生地抢走了这种恩赐,并为这种恩赐扣上标签。而且,就算是有什么关系,那又干我们什么事。我们到底是以什么身份去评价她们?到底是真的关心还是只想当小道消息一样地调侃?
我想,是后者吧。 因为事后我们谈论的都是“至于吗?就这点事,父母真是小题大做了。还有xxx,至于吗,多大点事跳楼自杀的。 ”
可是到处评价她们,用大惊小怪的情绪让这些真假难辨的留言流进他们父母的耳朵里的我们,至于吗?
甚至在昨天在取材的时候才知道,当年事发不久,原来主造谣者也做出了反省。她说,“都怪我不好,要不然事情也不会变成这样。可是我没想过事情会变成这样。”
我觉得很无耻。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所以在说的时候,她能想到的最多的就是自己爽而已。这样的反省真是令人作呕。我甚至都能想象,如果某一次那个女生真的自杀成功,主造谣者应该还会一脸委屈地说:我真的没想过事情会这变成这样。
看到这里的你可能会说,靠,就想说个话怎么那么累。我的回答是,对,说话很难,管住自己的嘴也很难。所以在别人因为抑郁症自杀的时候,请不要先急着把那个人的死规划到病症和自身的不坚强身上,先想想在他活着的时候,我们说了什么。
人言可畏,活下来需要很大的勇气,决定死掉同时也需要很大的勇气
我曾经是一名短暂的乔任梁粉丝。 大概是高中的时候。
2013年的yearbook,朋友还给我留了关于乔任梁的话
现在跟这个朋友没有了联系,乔任梁也永远不在了。
在我短暂的追星时间里,乔任梁给我的印象是个坏坏的滑头小子,笑的时候嘴还是歪的。不管是形象还是一举一动,都像邻居家酷爱恶作剧的哥哥。总是神不知鬼不觉地从你身后掠过去,然后狠狠地打一下你的头,留下一句“你个傻逼!”拔腿就跑!你想想这种人, 感觉都是被妈妈用拖鞋拍死的,怎么可能抑郁症自杀。
知道这件事是在星期五早上。9:45分,百度上出现的是网传乔任梁死亡。半个小时后,事情就确定了.而确定之后,出现的第一波头条是;
疑似sm致死
死因,真实性,现场,直播,这些字眼开始一个一个地出现在了热搜。更可怕的是,确认死者后那几个小时,陈乔恩,赵丽颖,何炅,李易峰,井柏然的名字纷纷地占领了热搜的前十条,就像点名一般,一字排开。大家像是在监督什么,更像是在等什么。
而对于死亡本身,大部分人关注的点依然在:SM致死,性窒息,这些或真或假的谣言上。目前最靠谱的说法是,他是自杀而死,拿塑料袋套住自己的头,窒息死亡。但是这是没有爆点的死法,没有SM过度致死和性窒息致死来的有影响力,没有人关注他得是在生前承受了多大的痛苦,在人生的最后一程还要这么折磨自己。他走的不安详,很痛苦。身体和精神上,全都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
(2015年微博秒删截图)
生前被误解,死后被消遣。各种离奇的猜测到这一刻还是没有停止,谣言四起,追究朋友,追究女友,以及装模作样地感叹抑郁症真可怕,然后莫名其妙地开始呼吁大家关心抑郁症,却不知道多少人是造成他忧郁症的凶手。
近几年,乔任梁因为电视剧和搞怪的风格在娱乐圈混的风生水起,可是人怕出名猪怕壮,心直口快的人自然是被推到风口浪尖的常客。这不奇怪,因为这个时代,只要有人出现在社交媒体,说话用词稍微不合大众的心意就会被推到风口浪尖。当那个人承受不住,做出反抗,又有人会说:你怎么那么玻璃心,或是,你在网络暴力我。真是把一个造谣者厚颜无耻的特征发挥的淋漓尽致。
这其中不乏有艺人抵不住压力,终结生命。他们大多数都经历了长期的失眠,然后被医生诊断为轻度抑郁。接下来的过程大家也知道,又是一大批人呼吁关注抑郁症。很烦人是此类信息从来不说怎么关注和关爱,结尾往往是,只要人人都多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此类的废柴结尾。对于看者来说真是毫无头绪和看了就忘的垃圾信息。
所以在众多标题中,比乔任梁sm过度致死更刺眼的一句话是:又是一个被抑郁症带走的艺人。
不是,他是被造谣者带走的。
一个正常人,一次又一次的被网络暴力,一次又一次被过激的谣言攻击,会得抑郁症并不奇怪,而抑郁症最终会把人带向死亡这是大家都共有的常识。而重点在于,那些空穴来风的不实报道到底要存在多久,以及现在造成被害者抑郁症那些人是如何毫无羞耻之心地把一个人死亡的全部责任推到抑郁症,甚至到现在为止,对死亡没有一点的尊重,依旧肆无忌惮地网上以sm,性窒息这样的标题接着造谣,做出消遣。 真是无耻的令人发指。
最后给出一个实力建议,我们这样的平常人该如何关爱抑郁症;很简单,别在人家微博下面瞎逼逼。抱怨人生的时候请抱怨你自己,说话的时候想一想,话一出口,事情会变成什么样,动脑子的速度请比你的手或你的嘴还要快。
---------------------------------------------------------------------------------------------------------------
大家好,我是苏菲。听说造谣的人,死后会被牛头马面拉出舌头,然后割掉。
1 个评论
人言可畏,希望以后自己能做到眼见为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