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文理学院文学专业学生,我为什么要跟自己撕逼


1_39.png


编者按:两天前北美留学生日报刊登原载于留学杂志作者王逅逅的文章《那些挣扎着的,来自中国的文理学院毕业生》一文之后,引发北美留学圈内尤其是文理学院圈子内的强烈反应。很多文理学院在读学生发来投稿批驳这篇文章,驳斥作者的观点。一部分同学认为作者将文理学院说的一无是处,另一部分同学认为作者是一个完全不了解文理学院的LAC黑。一场文理学院内部的撕逼大战已然爆发,让我们看看原作者解读吧。
“不好找工作”和“不好的教育”是两码事

文理学院不好找工作,这是真的。作为一个大四的中国学生,我在帮身边的n个美国同学找工作,我认识毕业的学长学姐,我也自己在找工作。是的,我大二在《纽约时报》北京办公室实习,现在大四休学在真格基金实习,这些似乎都与我所说的“文理学院不好找工作”相悖,但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的学校没有帮我找到任何一个实习。他们能给出的帮助,是让我暑假去非洲做义工。

说到这里,有些人可能会激动了——做义工就不好吗?不是。做义工很好,这是文理学院带给学生的“好的教育”,让你成为一个更加有人文情怀的个体,但是,做义工不能让你进投行。如果你想进投行的话。

我从来不后悔我作为一个最不食人间烟火专业学生,在一个美国文理学院所得到的体验。这种体验能让我跟98岁的留法音乐家周小燕在一个蒙蒙细雨的下午聊五个小时。我们聊40年代的法国电影,聊二战时期的逃难,聊黄蕙兰,聊文革,聊她父亲小时候在武汉东湖建造的美国乡村小屋。如果我没有那些裹着毯子在壁炉前读黑格尔的夜晚,我也许,根本不会感兴趣。

“百无一用是书生”,是一个讽刺。讽刺的是我自己和他人的眼光。如果要说“书生”,我想,读文学系是最书生的了。因为你真的每天都与书相伴。我的生活从在咖啡馆里非常忙乱地买一杯咖啡然后翻开浪漫主义诗集开始,又在泛着烛光(是的,我们这些人都喜欢点蜡烛),喝着便宜红酒的晚上讨论着勃朗特结束。这就是我在学校的生活。

“不好找工作”和“不好的教育”是完全的两件事。我认为我在文理学院受到了我能得到的最好的教育,而我从来没有反驳过这一点。





文理教育,为什么不适合你

不止一个在考虑来不来我们学校的学生给我发过邮件/微信:“学姐你好,Haverford转宾大容易吗?” 而且,这个数目不小。如果你这样问,文理学院并不适合你,如果你来了,并且出于什么原因没能转成学,然后你不断地告诉自己文理学院是最好地选择,你也会过的不好。因为你知道你需要一个更大的环境。

文理学院的位置一般在郊区或者农村,规模一般很小,很多大城市来的学生会很不习惯。我刚开始也很不习惯,即使Haverford离费城只有20分钟车程。而很多来文理学院的美国人是习惯于这种生活环境的。城里人和非城里人,不论国籍,都过不到一起。

再有,其实很多去文理学院的中国学生都是想要毕业以后很快找到工作的。很多人也想留在美国。这些决定在大一大二时是不用做的,但是到了大四,所有矛盾都会体现出来,然后那些意识到自己真的想找工作的人就会很慌忙。这就像你高一高二时还在谈恋爱打游戏,高三了忽然慌了,然后高考落榜了以后要死要活一样的感觉。

我在以前也从未意识到这点,我也没能感受到过别人的这种急迫,因为我对自己除了写作以外没有其他的要求,一年出版一本书就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我不找工作,所以我可以静下心来在小班里激烈讨论,好好看书。但是,很多人对自己的要求并不是这样的。

正是因为意识到很多人在上着文理学院,却并不想走文理学院毕业生的学术路线,我才会改变我的一贯看法:文理学院能让每个人的人生变得更好。因为事实不是如此。我看着大四的朋友挣扎,看着同学沮丧地说“我们学校不是target school,早该去伯克利”,然后被父母在skype里骂。这都是我看到的,也是可以避免的。


0-1.png



坐落在麻省的文理学院Amherst college

文理学院的问题

我热爱文理学院,文理学院对于我的发展来说再好不过,真的挑不出太多毛病。但是有一次看何峰(@峰哥何峰)的文章,我觉得他说的一针见血,指出了文理教育最大的毛病:

“其实文理教育本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场讨论也确实暴露出美国现在通行的文理教育的缺陷。所谓文理(liberal arts)源于古希腊。当时是指针对城邦公民的教育,以让公民们能够参政议政。所以当时的 liberal arts 包括:grammar, rhetoric, logic, 即语法、雄辩术、逻辑学。可以看出,这些学科的设定完全是为了让公民能够更好的表达自己,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辩论。

等欧洲到了中世纪,liberal arts 也随着社会变迁而增加了四门学科:算数、几何、音乐、天文学。可以看出,到了此时,数学和科学在社会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四门学科,加上原来的三门,统称为 the seven liberal arts, 翻译成中文可作 “七艺”,地位仿佛孔子的 “六艺”,构成了欧洲教育系统的基础。(孔子六艺中还包括 “射”、“御”,即射箭和驾车,可算是体育运动。所以看来比西方的七艺还更加全面发展一些。)

在之后,随着社会不断变迁,有越来越多的学科被加入到 liberal arts 中,比如历史、拉丁文、哲学、科学。总之文理教育在不断自我改变,适应社会的需要。

话说到了现在这个社会,当科技,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科技,还有金融、经济、全球一体化等等,这些新事物剧烈的影响着我们生活。作为一个 “与时俱进” 的教育追求,我觉得文理教育当然应该包括这些内容。文理教育一向自豪的是,毕业的学生能够朗朗的讨论从莎士比亚到印象派绘画。但是,在今天这样的时代,他们应该同样有能力理解什么叫做次级债和大数据。否则,很难称他们为 “被教育了的人“。”

比如在文学系里,就真的有学生拒绝用智能手机,只用手写,或者用打字机。大部分人对于除了文学以外的飞速发展的世界不关心,更别说去从事除了教授或者编辑以外的工作了。我现在在北京的一家基金实习,每天看到不同的项目,有意思的东西,有情怀的创业者,这些,我觉得是时代的节奏,是文学应当与之碰撞的东西。

实际上,任何教育都不应该让一个人变得装逼。就是说,不管你受到了多么“精英”的教育,你都不该觉得自己知道的比别人多多少。只有最适合的,没有最好的。我看见一些中国学生,因为来了文理学院,觉得自己人文关怀爆棚,不用找工作,高人一等,然后毕业时分又大骂文理学院不实用。这种行为,又是何必?还不如好好做“书生”,或者,干脆不要做“书生”。



0-2.png


连续多年美国文理学院的第一名 Williams College

文理学院中国学生实际上就业情况

中国现在发展这么快,大部分中国学生,如果不是一直读下去,就是回国。回国做什么呢?我大概看到的,好一点的学校回来的,基本上都在创业,到现在我还没有看见过文理学院回来创业的。也许是我见的少,也许是文理学院以前的中国人少,但是创投圈里文理学院的中国人几乎没有。

文理学院的确由于学校小,所以校友很密集,但是中国人以前去文理学院的寥寥无几。比如常青藤的学生回国,国内都有很大的校友俱乐部来帮助就业,即使不是常青藤,好一点的州立大学都会有几百上千人的活动,但是文理学院呢?今年我把Haverford所有在北京的校友聚了一下,大家在一个夏夜于胡同里喝酒谈天,一共十个人,我一个中国人,剩下大概5,6个是老师,还有在美术馆做研究的,或者来学中文的。人都很好,很有深度,相处很舒服。但是如果你想在这样的活动上攀到中国的关系,那就难了。

我在找实习的过程中因为有几本出版过的书,所以帮了不少忙。但是学校大多中国雇主是不知道的,有美国背景的也不知道。纽约时报的几个美国记者知道。

现在我知道的文理学院毕业的前辈,在中国的大概有3,4个。NGO居多。

未来中国文理学院毕业生一定能够改变很多现状,这一点我是有信心的,但是由于没有前鉴,究竟从长线看来文理学院的中国学生会有什么发展,我们只有等待。

文章来源:北美留学生日报
0.png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