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人数上涨,生源流失你扛得住吗?

3.jpg

英国政府曾经提出,“在一个全球化的社会中,如果我们不能给予年轻一代国际教育,就好比没有给一个战士全副武装。”

生源竞争=人才竞争!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周满生教授在接受本文作者采访时说,中国的改革开放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从教育对外开放起步的。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中国“入世”,留学日益大众化,从只有少数“精英”能享受的公费留学,发展到普通工薪家庭也能负担的自费留学。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2015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情况数据显示,1978—2015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404.21万人。
 
2015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2.37万人,与2014年度的统计数据相比较,出国留学人数增加6.39万人,增长了13.9%。

周满生指出,教育国际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不平衡性。虽然教育国际化是双向或多向的文化交流活动,但是,目前发达国家在这种双向交流中仍占绝对的主导地位,留学人员的主要流向仍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而人员的这种单向流动,不可避免地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严重的人才流失的问题。



从2013年3月23日起,澳大利亚移民部放宽外国学生毕业后留澳就业的有关规定。根据新规定,澳大利亚大学毕业的所有海外留学生,取得学士学位后,可获准留澳工作2年;取得硕士学位后,可获准留澳工作3年;取得博士学位后,可获准留澳工作4年。(《人民日报》,2013-03-25)

日本就业信息公司DISCO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企业中有48.4%计划于2014年度聘用外国留学生,比2013年实际录用留学生的企业比率上升13.2%。在企业希望录用的人才的国籍和地区中,中国大陆居首位。(中国新闻网,2013-12-16)

原本属于各国大学间的生源竞争,现在已经发展为各国政府、企业之间的人才竞争。中国难道要一直担任人才输出国的角色?

周满生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是,现在国际教育界认为跨国教育和人才流动正经历着一个人才外流—人才回归—人才循环的过程。最开始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第二阶段,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崛起和人文、科研环境的改善,人才回归的力度逐渐加大;第三阶段,由于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驱动,人才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大循环。



增强实力,才能实现真正国际化

b1be8106ec1b8e6fdab74fdfea9a6b4b.jpg


周满生对本文作者说,教育国际化必须是一种双向交流。许多国家都已意识到,要培养出国际型人才,增进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就必须派学生、学者到相关国家去了解该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去融入该国的生活,才能够真正深入地理解对方。因此,在吸引外国留学生到本国留学的同时,这些国家也加大了选派学生出国留学的力度。
 
内容来源:搜狐教育 麦可思研究院(内容有删减)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