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自己很聪明,可是为什么还在人生低谷徘徊?
事实上,高智商并不表示优秀的心理能力,即使是聪明人也会时常做傻事。而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达成人生目标,拥有高智力还不够,还要拥有高理性。
我:“昨晚打麻将手气太好没hold住,和到老板脸都绿了,我是不是该重新找工作了?”
基友A:“哈哈哈,脑残”
基友B:“药不能停”
基友C:“不能放弃治疗”
我:“昨儿下午跟哥们儿回宿舍,刚过路口,哥们儿手机被偷啦!重点是他还听着歌,居然被偷啦!!走了200米他才发现耳机不响了!不响了!!”
基友A:“已笑成狗!”
基友B:“优惠供应脑残片”
以上是朋友圈日常。再随便打开一个新闻客户端,边看边默念“卧槽,NC!”已然成了标配。
“女大学生痴迷传销 两年负债百万元”
“高校教师被骗 百万存款被转”
“昔日高材生 今成流浪汉”
“浙企倒闭潮,原来是“赌”字作怪”
其实,当我们称自己或他人为“脑残”的时候,并非意指智力低下,我们表达的是一种类似于“哔~了狗了”的心情。
明明是聪明人,为何犯傻?尤其是那些举国若狂的事件,比如荷兰的郁金香泡沫、阿尔巴尼亚的庞氏骗局,以及收遍全国人民“智商税”的太阳神口服。
没错,就是智力正常但干了傻事这种落差感让我们觉得好笑、错愕,或者哭笑不得。
1 智商高≠理性
聪明人也会做傻事,其实刚刚说的那些问题不仅困扰着我们,也同样困扰着认知心理学家。未解之谜弗林效应就是关于智力的迷思:
人类的智力测试得分在过去几十年呈显著上升趋势,为什么没有带来文化的繁荣?伟大发明的数量非但没有增加,反而有所减少,世界名人录上的伟大科学家也没有加速出现。
近二十年,认知科学家们做了许多研究心理能力和智商之间相关性的实验,发现它们的紧密性被过分夸大了,优秀的心理能力并不总是伴随着高智商出现!很多研究结果都证明了这一点:
儿童延迟满足能力与智商之间的相关系数仅为0.34;
成人的吸烟、赌博、毒品等成瘾行为跟智商相关微弱;
针对金融骗局受害者的分析发现,受害者更多是来自于高智商人群;
概率推理任务得分与智商的相关为0.25~0.35,假设检验任务的相关为0.2~0.25,贝叶斯推理任务的相关仅为0.05~0.2。
(相关系数大于0.8时,可视为两因素高度相关;介于0.5和0.8之间时,可视为中度相关;0.3至0.5,视为低度相关;小于0.3时,相关程度极弱。)
智力和心理能力的分离使得解释成为可能,为什么聪明人会做傻事?为什么我们会时不时地“脑残”?美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认知心理学家基思·斯坦诺维奇的答案是:
这是一种理性障碍,即个体在智力水平正常的情况下,无法理性地思考与行动。
他极富洞见地指出,作为一种人类认知功能评估工具,智力测验极为不完整,缺失了对思维倾向和决策技能的评估部分,而这些正是理性思维和行为的认知基础。
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达成人生目标,拥有高智力还不够,还要拥有高理性。个体如果出现理性障碍,直接实际后果就是生活不如意,错失本应取得的人生成就。斯坦诺维奇如是说。
大量研究结论支持了这种说法。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认知心理学家卡尼曼和同事特沃斯基的研究发现,理性思维技能与智力测验成绩之间只有小到中等强度的相关。
同时,大量实证研究证据表明,理性思维倾向与智力之间的相关度也并不高。智力与积极开放的思维、求知需求之间只有极低的相关(低于0.3),与责任心、好奇心、勤勉之间的相关甚至接近于零。
可以说,理性,是认知科学家开出的“脑残片”。那么,紧接着的问题是,理性具体指什么?理性可以习得吗?还有,最让人困惑的是,为什么理性障碍如此普遍?
这似乎不合常理呀。人类花了数百万年进化到食物链顶端,靠的居然是一副非理性的大脑?
2 是什么让我们不够理性?
英国著名进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这样回答:自然选择从当前可用选项中选出那个‘更好的’方案……进化塑造的动物并非是完美设计方案的成果,也并非差强人意的无奈选择,而是历史变更过程中同时期诸多选项中那个更为适宜的选择。
简而言之,进化是基于“更好”原则。在石器时代,更好的生存策略、更高的繁殖优势,就可以成为幸存的“适应者”,并不要求生物拥有完美设计。
而理性,则是基于“最好”原则。
从工具理性的定义就可以看出:在有限的物理和心理资源条件下,以最优化的方式行动,使得个人效有最大化。进化的目的是基因复制,而不是人类的快乐和幸福。正如进化生物学家乔治·威廉姆斯所指出的那样,自然母亲从事的是复制事业,不是慈善事业。
在情感预测领域的研究表明,人类其实很不擅长做出让自己开心的选择。这个结果出人意料,但如果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大脑中存在快乐神经回路的原因是鼓励我们做出有利于基因传递的事情,如生存、繁殖。
关于人类的非理性,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和决策论领域都积累了相当多的证据。试看下面一例子:
球和球拍的总价是1.1美元,已知球拍比球贵1美元。请问球的价格是多少?
你现在是不是在说,我去,明明知道不是0.1美元,为什么我就是摆脱不了这个想法?再看看另一个例子:
杰克正看着安妮,而安妮正看着乔治。杰克已婚,乔治未婚。请问是否有一位已婚人士正在看着一位未婚人士?
A.是
B.不是
C.无法确定
你的回答是?
研究表明,大约有80%的人会选C,如果你也是,那么恭喜你,你是正常人类。实际上,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A。类似的认知和决策任务还有很多,遗憾的是,在实验室里,人们的表现并不理想,剑桥和哈佛的高材生也不例外。
我们天生拥有一副非理性的大脑,既不能良好支持我们客观认识世界,也不能有效计算出最优选择。
在石器时代,大脑的任务是在最短时间内做出足够好的选择。为什么我们说话做事总是不经脑子?毕竟,面临危险时想得太多的那些祖先已经被吃掉了呀。
3 如何变得理性?思维倾向和心智程序
在《超越智商》中,斯坦诺维奇给出了肯定的答复:理性可以习得,甚至比智力更容易习得。支撑理性思维和行动的基石有两个:思维倾向和心智程序。
思维倾向也叫认知风格,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倾向:
为了做出决策而收集信息的倾向
为了得出结论而寻求多元观点的倾向
面对问题时思维广度的倾向
根据证据矫正已有观点的倾向
采取行动前考虑后果的倾向
做决策前权衡情境的倾向
寻求细微差别以避免绝对论的倾向
心智程序的概念是由哈佛大学的认知科学家大卫·帕金斯提出的,指个体可以从记忆中提取出的规则、知识、程序和策略,以辅助决策判断和问题解决过程。
心智程序就是上文所提到的“补丁”,这是最容易弥补的部分。斯坦诺维奇把有助于增进理性的知识称为理性促进剂,主要包括
5 大类知识:
概率推理,如明白基线概率
决策科学知识,如明白决策偏好。 科学推理知识,如明白自变量、因变量与控制变量,会区分相关与因果的不同。 逻辑的一致性与有效性的规则,如明白证伪、证据的不同层级、个人经验作为证据的不足等。经济思维,如明白什么是机会成本、沉没成本,什么是指数增长。
既然有好的心智程序,也有坏的心智程序。斯坦诺维奇称之为理性抑制剂,主要包括 8 类:
信仰超自然与迷信
信仰直觉
过度依赖民间智慧与民间心理学
信仰“特殊”的专业知识
金融误解
屡教不改的反思(过度自信自己的反思能力)
个人信念功能失调
自我鼓励自我中心
后天习得的理性思维策略可以在很多方面改变我们的生活,比起智力来,理性的个体差异对生活影响更大。智商好比汽车的行驶速度,理性则决定了行驶的方向。
(来源:领英微博文章,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有心人(ID:yousumn),作者曾赢,友心人小鲜肉计划学员。浙江大学MBA,浙江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某互联网公司人力资源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