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文科转商科:布鲁克攻读MBA血泪史
首先,感谢各位看客赏小的一次点击率。(但我在经历了两年的血与泪之后,其实想要的是你们的膝盖~)
楼主上大学的时候,是一个勤奋积极地好骚年,有活动我就报名参加,什么配音大赛、歌唱比赛、摄影比赛乱七八糟不下十余种,并以文艺女青年自居。对于出国的理想是源于看的各种美剧。当时觉得国外的街道都辣么美,人儿都长得辣么精致。于是在大二的某一天,我下定决心要出国了。从此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当时对于读新闻的我来说,能选择的专业只有两个:新闻,或者工商管理。前者需要雅思7.5甚至更高,工商管理除了雅思6.5以上比较好达到外,只需要多考一个GMAT。楼主当时每天都抱着那些所谓的“励志贴”,天真地以为如果我也能考个很屌的GMAT成绩,拿下加拿大前五的商科是不成问题的。(后来在申请的时候,名校商学院都需要两年以上工作经验,楼主就被打脸了...)
楼主当时深受中国传统思想束缚,认为女孩子就应该早早完成学业,28岁之前成家生娃。于是果断放弃了先工作两年再申名校的想法,最终选择了不需要工作经验的Brock University来继续我的研究生学业。
同学们,楼主以亲身经历劝告大家,学校的招生广告并不是为了提升逼格才会要求你这要求你那,而是真的是有科学道理的。布鲁克大学2年的MBA直读项目因为不要求学生有工作经验,于是课程设置是非常紧凑的四个学期,分一年半完成课程,剩下的半年留给学生自己找实习、找工作。课程内容都是从零基础教起,总体感觉像一个“商科速成班”。
痛苦一:专业跨度大,内容难消化
对楼主来说,最痛苦的莫过于从纯文科的新闻学转到“文科中的理科”——商科了。金融、会计、信息系统管理等等一系列能使我脑子分分钟炸毛的课程,让我不得不牺牲大量的睡眠时间进行学习。我会把很大部分时间花在课前准备上,因为不准备,上课的时候一旦遇到专有名词,根本听不懂。下课还有各种课后作业、quiz、report等等你们都懂的。而且在国内上了四年大学,游散惯了,突然要过上这么紧绷的生活,刚开始的时候真的很不适应,在国内从不长痘痘的我,居然也开始爆痘痘了。
痛苦二:零经验起步,知识难运用
因为楼主一点点工作经验都没有,只是大学时候实习过两次,还都是在媒体,根本和商科不沾边,更不要说什么赚钱和管理的思维了。这样的话,现学的一些课本上的知识就很难跟现实结合起来。再看看那些有三五年工作经验的人,虽然刚开始的时候还笑话他们这么大年龄了还来读书,但后来才明白,人家才是选了一条合理的自我建设的路。并且,毕业之后找工作,HR一看你的简历上写着MBA,就已经默认你有至少2年的工作经验了。这时候,如果看到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MBA,果断会被刷掉的。这也是楼主后来找工作时常常会遇到的“高不成低不就”的问题。
痛苦三:文化大荟萃,习惯难改变
即使像中国这样包含56个名族的大国,最主流的文化还是牢牢被汉族占据,更不要说我们都是黄种人的面孔了。而在加拿大,却是彻彻底底的大熔炉。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每个肤色背后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征。我的同学里最多的是印度学生,他们每每咖喱味的英语让我不禁醉倒在地。学校里举行的各种活动都是很西式的,比如有自助的饮料和点心,party也是几个人围站一圈进行交谈,很多人都懂酒,去酒吧点酒更是毫无压力。而对于羞涩的中国学生来说,刚开始的时候一定会拿很多吃的,先开吃,再默默观察有没有认识的中国人。楼主刚开始时不知道如何打入别人的谈话圈,参加过几次西式聚会都显得手足无措、很菜鸟。当然啦,人也不会一直菜鸟,在一定历练后,也是懂得了一些商业礼仪和社交技巧的。只是这期间适应的过程,像是硬生生把你从直给掰到弯,这个中滋味,恐怕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能选择出国留学的孩子们,都是很有勇气的。记得一次在HR专业课上,老师同我们讨论一些面试问题该如何作答的情况,有同学提问说:“如果面试官让你说说你最大的成就是什么,而我又没有什么特别拿得出手的,该如何回答?”有着法国背景的老师很惊奇地说:“你们不远万里、离开生长的祖国和家人,来到完全陌生、说另一种语言的国家读很hard的专业,这已经是很大的成就了!让我年轻20岁,也不会有你们这么大的勇气。”
我在22岁踏上这片土地,已觉艰难。更不要说那些豆蔻年华就来到这里的孩子们。人生能承受多大的压力,就能配得上多大的成功。我当然很感谢布鲁克教给我的一切,也让我认识了几位值得深交一生的挚友,更重要的是,给了我更坚强的性格和不服输的信念。
没有一种经验是没用的,没有一种教育经历会是白白浪费时间。虽然我不太满意布鲁克大学对MBA课程的设置,但换个角度想,它确实给我了当初想要追求的那种,两年内拿到商科研究生学历的目标。至此,我也没有太多抱怨了。
~珈莹~
本文为问吧原创专稿,版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Canadian Copyright Act等法律法规保护,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或抄袭。如发现任何个人或组织违反相关法规,必追究其责任。
楼主上大学的时候,是一个勤奋积极地好骚年,有活动我就报名参加,什么配音大赛、歌唱比赛、摄影比赛乱七八糟不下十余种,并以文艺女青年自居。对于出国的理想是源于看的各种美剧。当时觉得国外的街道都辣么美,人儿都长得辣么精致。于是在大二的某一天,我下定决心要出国了。从此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当时对于读新闻的我来说,能选择的专业只有两个:新闻,或者工商管理。前者需要雅思7.5甚至更高,工商管理除了雅思6.5以上比较好达到外,只需要多考一个GMAT。楼主当时每天都抱着那些所谓的“励志贴”,天真地以为如果我也能考个很屌的GMAT成绩,拿下加拿大前五的商科是不成问题的。(后来在申请的时候,名校商学院都需要两年以上工作经验,楼主就被打脸了...)
楼主当时深受中国传统思想束缚,认为女孩子就应该早早完成学业,28岁之前成家生娃。于是果断放弃了先工作两年再申名校的想法,最终选择了不需要工作经验的Brock University来继续我的研究生学业。
同学们,楼主以亲身经历劝告大家,学校的招生广告并不是为了提升逼格才会要求你这要求你那,而是真的是有科学道理的。布鲁克大学2年的MBA直读项目因为不要求学生有工作经验,于是课程设置是非常紧凑的四个学期,分一年半完成课程,剩下的半年留给学生自己找实习、找工作。课程内容都是从零基础教起,总体感觉像一个“商科速成班”。
痛苦一:专业跨度大,内容难消化
对楼主来说,最痛苦的莫过于从纯文科的新闻学转到“文科中的理科”——商科了。金融、会计、信息系统管理等等一系列能使我脑子分分钟炸毛的课程,让我不得不牺牲大量的睡眠时间进行学习。我会把很大部分时间花在课前准备上,因为不准备,上课的时候一旦遇到专有名词,根本听不懂。下课还有各种课后作业、quiz、report等等你们都懂的。而且在国内上了四年大学,游散惯了,突然要过上这么紧绷的生活,刚开始的时候真的很不适应,在国内从不长痘痘的我,居然也开始爆痘痘了。
痛苦二:零经验起步,知识难运用
因为楼主一点点工作经验都没有,只是大学时候实习过两次,还都是在媒体,根本和商科不沾边,更不要说什么赚钱和管理的思维了。这样的话,现学的一些课本上的知识就很难跟现实结合起来。再看看那些有三五年工作经验的人,虽然刚开始的时候还笑话他们这么大年龄了还来读书,但后来才明白,人家才是选了一条合理的自我建设的路。并且,毕业之后找工作,HR一看你的简历上写着MBA,就已经默认你有至少2年的工作经验了。这时候,如果看到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MBA,果断会被刷掉的。这也是楼主后来找工作时常常会遇到的“高不成低不就”的问题。
痛苦三:文化大荟萃,习惯难改变
即使像中国这样包含56个名族的大国,最主流的文化还是牢牢被汉族占据,更不要说我们都是黄种人的面孔了。而在加拿大,却是彻彻底底的大熔炉。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每个肤色背后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征。我的同学里最多的是印度学生,他们每每咖喱味的英语让我不禁醉倒在地。学校里举行的各种活动都是很西式的,比如有自助的饮料和点心,party也是几个人围站一圈进行交谈,很多人都懂酒,去酒吧点酒更是毫无压力。而对于羞涩的中国学生来说,刚开始的时候一定会拿很多吃的,先开吃,再默默观察有没有认识的中国人。楼主刚开始时不知道如何打入别人的谈话圈,参加过几次西式聚会都显得手足无措、很菜鸟。当然啦,人也不会一直菜鸟,在一定历练后,也是懂得了一些商业礼仪和社交技巧的。只是这期间适应的过程,像是硬生生把你从直给掰到弯,这个中滋味,恐怕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能选择出国留学的孩子们,都是很有勇气的。记得一次在HR专业课上,老师同我们讨论一些面试问题该如何作答的情况,有同学提问说:“如果面试官让你说说你最大的成就是什么,而我又没有什么特别拿得出手的,该如何回答?”有着法国背景的老师很惊奇地说:“你们不远万里、离开生长的祖国和家人,来到完全陌生、说另一种语言的国家读很hard的专业,这已经是很大的成就了!让我年轻20岁,也不会有你们这么大的勇气。”
我在22岁踏上这片土地,已觉艰难。更不要说那些豆蔻年华就来到这里的孩子们。人生能承受多大的压力,就能配得上多大的成功。我当然很感谢布鲁克教给我的一切,也让我认识了几位值得深交一生的挚友,更重要的是,给了我更坚强的性格和不服输的信念。
没有一种经验是没用的,没有一种教育经历会是白白浪费时间。虽然我不太满意布鲁克大学对MBA课程的设置,但换个角度想,它确实给我了当初想要追求的那种,两年内拿到商科研究生学历的目标。至此,我也没有太多抱怨了。
~珈莹~
本文为问吧原创专稿,版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Canadian Copyright Act等法律法规保护,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或抄袭。如发现任何个人或组织违反相关法规,必追究其责任。